11月19日,新西蘭有關方面宣布,在沉沒112年后,承載著499名華人遺骨、見証了華人在新西蘭開拓歷史的“文特諾”號蒸汽貨輪的沉船位置已經確定。記者昨日就此連線新西蘭跨文化工作組研究主任王旅娥,她介紹了這一塵封多年的歷史。
王旅娥是第三代新西蘭華人。過去五年,她負責的新西蘭跨文化工作組一直致力於這499名華人遺骨的身份確認。通過大量的資料收集,特別是新西蘭衛生部歷史檔案查詢,已經確認了其中439名華人遺骨身份。
“1850年到1860年間正值西方淘金熱”,王旅娥介紹說,當時有大量的華人礦工前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淘金,但極少有人能從淘金熱潮中真正賺到錢。這些早期到達新西蘭淘金的華人礦工也不例外,他們中極少數或在賺到錢后回到中國,或一部分改為從事修鐵路、開商鋪等其他工作,更多的華人礦工則在惡劣的採礦環境下客死異國。“這些礦工絕大部分來自廣東,甚至很多來自同一個地區——番禺。他們由村裡熟人介紹來到這兒採礦,卻因為貧病最后客死在新西蘭。”王旅娥說,“華人一向講究‘葉落歸根’,這些華人礦工定期向新西蘭華人慈善互助組織昌盛堂捐款,這樣死后遺骨就可以由昌盛堂組織人運送回中國。這次最終確認發現的失事“文特諾”號輪船其目的是將這些華人礦工的遺骨運回故鄉安葬。”
1902年,載著499名華人礦工遺骨的輪船“文特諾”號從新西蘭首都惠靈頓出發前往香港,但出發僅兩天后,由於觸到礁石船體漏水,“文特諾”號在新西蘭的霍吉昂阿港沉沒。雖然不久后有一些棺木被沖上了岸,但沉船的位置一直是個謎。
王旅娥透露,早在20世紀30年代,當地漁夫在霍吉昂阿海域捕魚時,因為漁網被牢牢挂住且拉網時發現了一小部分船體殘骸,就猜測水底躺著的應是失事已久的“文特諾”號。但由於該水域深,水流湍急,當時的技術水平達不到可以潛入水底的程度,因而搜索工作一直遲遲未有推進。直到今年新西蘭的專業潛水團隊潛入水底,才最終確認了“文特諾”號的位置。
“文特諾”號沉沒后,有33具華人棺木被沖上了附近小鎮的海灘,當地毛利人把尸骨和棺木拖上了岸,並把他們埋葬在當地的一座山腳下。王旅娥說,2013年在中國傳統清明節期間,他們以及前來參加祭奠的近百名華人一起冒雨行走來到了當年“文特諾”號沉沒的海灘,遙遙向海上祭拜,表達哀思。
“文特諾號失事后,當地毛利人一直流傳著關於這艘船的各種傳說。越來越多的新西蘭華人也開始了解這段塵封的早年華人辛酸史。”王旅娥說,希望“文特諾”號的發現能構建中國和新西蘭之間的重要文化紐帶,也希望更多的中國人能來到霍吉昂阿這個見証了中新友好交往的地方參觀訪問。(見習記者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