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嚴歌苓劉斯奮尤今等聚焦華文文學:華文作家大有可為

——首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側記

本報記者 嚴 瑜 吳亞明

2014年12月04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首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高端論壇現場。
  圖片為吳洋攝

  作家嚴歌苓。
  圖片為吳洋攝

  作家劉斯奮。
  圖片為吳洋攝

  作家尤今。
  圖片為吳洋攝

  文化原鄉的文學盛會

  11月19日,深秋的羊城洋溢著春天的氣息,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位華文作家聚集在這裡,出席由國務院僑辦主辦,暨南大學、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承辦的首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

  首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以“語言尋根、文學鑄魂”為宗旨,以“華文文學的文化傳承與時代擔當”為主題,旨在分享世界華文文學的最新成果,團結世界各地華文作家,追尋共同的精神家園和文學夢想,是一次守望文化原鄉,推動世界華文文學創作的大型文學盛會。

  大會期間,還舉行了“文化傳承與時代擔當”高端論壇和“世界華文文學的理論建構”“華文文學與絲綢之路”“華文創作論壇:經驗、創新與融合”“新移民文學的格局與走向”“台灣文學:文化傳承與當代實踐”“作為文化窗口的港澳文學”“華文寫作:帶著鄉愁的遠行”等十項分論壇。

  “文學的時代擔當,和經濟、軍事不大一樣,但它對中國在海外的形象非常重要。”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長王列耀強調。他說,之所以高端論壇也以“文化傳承與時代擔當”為主題,是因為海外華文作家中大部分都是第一代移民,他們大多在中國接受教育,作品中隨處可見中國文化的影響,而第二、第三甚至第四代移民作家依然在用中文寫作,並且非常認同祖籍國文化,對傳播中國文化很有熱情。王列耀表示,海外華文作家都在通過文學作品來塑建中國形象,把華人愛好和平、堅韌不拔、勤勞勇敢的精神展現給世界。

  “華文文學作用獨特,華文作家大有可為。”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在大會上寄語華文文學界人士努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致力推動華文文學繁榮發展,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他表示,廣大海外華文文學作家根植異域,守望中華故土,創作出大量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慰藉游子鄉愁、溫潤僑胞心靈的同時,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魂,賡續著中華文化的基因,豐富著世界多元文化的色彩,也培育著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之花。

  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指出,中華優秀文化在海外的廣泛傳播,離不開廣大海外僑胞特別是華僑華人文學家、藝術家的努力與奉獻。她希望全球華文文學界人士,特別是華僑華人文學家、藝術家扎根海外華僑華人社會的創作源泉﹔發揮融通中外、學貫中西的優勢,植根中華優秀文化土壤,借鑒不同文明文化精粹﹔遵循文藝規律,觀照現實生活,講述中國好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

  華文文學也是軟實力

  “華文文學已成為中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會的華文作家們表示,隨著漢語走向世界,海外華文作家也應該通過華文文學作品,展現中華民族的歷史與風採,繼“漢語熱”之后,在全球范圍內再掀一股華文文學熱。在高端論壇上,在各個分論壇上,華文作家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深入探討華文文學如何創建自己的話語體系,增加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等問題,一起為華文文學事業的繁榮出謀獻策。

  華人作家嚴歌苓結合自己在海外多年的寫作經歷,認為華人作家在文學創作過程中應該從自己內心的感動出發。“中文是一種充滿魅力的語言,非常豐富,也非常深奧,我們要做的就是寫好中國文學,讓世界深度地理解中華文化。”嚴歌苓說。對近年華文文學對世界的影響,嚴歌苓看到非常積極的一面,她說,我認識的很多年輕人在學漢語,中國文學的普及和受到的關注會越來越廣。嚴歌苓認為,在這種關注之下,華文文學更應該講好自己的故事,“莫言能獲得諾貝爾獎,說明西方人在關注中國,並且對一個中國村庄的事情感興趣”。

  從早期的“留學生文學”到當代的“新移民文學”,隨著華人在海外生活狀態的變化,華文文學也正悄然發生著改變。“‘留學生文學’多以鄉愁為主題,表達海外華人希望回歸故鄉的心聲,‘新移民文學’則更多地反映海外華人逐漸融入移居國社會文化的新面貌。”一位台灣女作家受訪時說。

  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長、華人作家葉周在大會討論中指出,隨著近年來中國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海外華文作家開始更加頻繁地穿梭於中國和世界各地之間,他們在作品中所描繪的歷史與現實,已不僅僅局限於一個地區的文化生活,而是一個廣大世界的融合。

  “我的職業使我成為一條紐帶或橋梁,聯結著兩種語言、兩種文化、兩種社會,也聯結著故鄉和他鄉、母國和新祖國。”來自澳大利亞的華人作家洪丕柱將此視為自己的使命之一。

  多種文化的交融,多元視角的匯聚,已成為華文作家創作的一個新優勢,也讓他們在講述中國故事、傳揚中華文化時更加從容與自信。“隨著華文作家逐漸融入當地社會,他們也能讓中華文化通過他們的作品在當地落地生根,開枝散葉。”還是那位台灣女作家說,這對中華文化的傳播乃至整個世界文化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世界影響力尚需提升

  “客觀地來說,當代華文文學的發展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態勢還不完全適應,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提升當代華文文學在世界文學領域的影響力與話語權。”作家、青海省委常委吉狄馬加在高端論壇上指出,目前華文文學在發展和傳播中仍然面臨一些問題。

  如何更好地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大會期間,海內外華文文學界人士就此展開熱烈討論,各抒己見。

  詩人汪國真結合自身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研究,提出華文作家可以借鑒中國古典詩詞中通俗易懂、引發共鳴以及經得起品味的創作規律,並借助音樂的形式,以詩言志,以歌詠言,更好地推動華文詩歌以及華文文學作品的國際傳播。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劉斯奮認為,華文文學在主動向西方學習的同時,更應該守住自身傳統的審美理想,去俗還雅,讓華文文學真正具有獨到的眼光,從而在世界范圍內贏得應有的尊重。

  “我們也可以借鑒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獎’、德國的‘歌德獎’,專門設立一項面向全球華文作家的高質量國際性文學獎項,以此提升華文文學的全球影響力以及華語寫作的世界性地位。”吉狄馬加建議。

  兩天的研討,提高了對華文文學文化擔當與時代使命的認識,更為華文文學今后的建設發展繪就了美好藍圖。經過華文文學家們的討論,大會發表了《廣州宣言》,要求華文文學家既要講好中國故事、傳好中國聲音,又要融入當地社會、增進文化互鑒。

  為加強海內外華文文學界人士的交流與合作,大會還倡議成立了“世界華文文學聯盟”,秘書處設於暨南大學,首批會員包括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台灣日本作家協會、台灣中國詩歌藝術學會、香港作家聯會、泰國華文作家學會等約20家文學團體。


  《 人民日報 》( 2014年12月04日 20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