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日电 (王鹤瑾)近日,“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据了解,此次展览展出了罗丹博物馆馆藏的139件罗丹传世名作,回顾这位被称为“现代米开朗基罗”的伟大雕塑家的艺术历程,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罗丹艺术展,也是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收官之作。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在中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法国19世纪雕塑艺术巨匠,他的作品主导了19世纪后半叶的雕塑史,并为20世纪西方雕塑开辟了全新的实验性道路,当之无愧地代表着法国艺术的巅峰,他的代表作《思想者》、《青铜时代》、《地狱之门》等,堪称家喻户晓。然而,这些传世之作在成名之前并不平坦,同样遭受过旁人的冷眼,甚至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下面就让小编为您揭秘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吧。
《青铜时代》(资料图)
《青铜时代》创作于1876年,是罗丹依据真实人物塑造的男子裸体雕塑,手法写实。作品中的主人公左手握拳,右手扶头,面孔昂起作思索状。他轻轻地踮起脚,做出欲迈步向前的姿态。他的眼睛似乎带着朦胧的睡意,然而,他的身体是伸展的,整个雕塑充满了青春活力,意味着人类刚刚从蒙昧、野蛮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逐渐具有了清醒的意识,即将进入文明智慧的新时期。这个雕塑不再出现希腊和罗马雕塑家常用的夸张的大肌肉组织,体现了对传统古典雕塑风格的革新。
由于这座雕像与真人一样大小,又十分逼真,当时曾引起了许多人对罗丹人体艺术的误解。官方评审团断定《青铜时代》是从模特身上模印下来的而拒绝展出。罗丹提出抗议,美术院只好派出评审团现场鉴定。罗丹没有参照任何模特儿,当众塑造了一个男性裸体。在这个即兴创作的人像上,罗丹表现了他那精确的解剖知识和卓越的雕塑技巧,它无言地击退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攻击。这场斗争也给罗丹带来了更大的声誉。
《思想者》(资料图)
《思想者》创作于19世纪80年代,出自于《地狱之门》——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尊强有力的劳动男子形象。最初,罗丹打算把这尊雕塑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被一些浅浮雕围绕着,这些浮雕取材于但丁的《神曲》。后来,罗丹将这位“思想者”独立出来,放大了3倍。
这个陷入沉思的钢铁巨人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为一体,展示了人体的刚健之美,同时也蕴含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在罗丹的构思中,这位思想者便是《神曲》的作者但丁,他坐在地狱入口前,思索着生命的难题和人类生存的意义。
《地狱之门》(资料图)
罗丹从40岁起开始创作《地狱之门》,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该作品的创作中,他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甚至更长,但是,他却一直不太满意自己的创作,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为创作《地狱之门》,他用了一年的时间阅读但丁的《神曲》,塑造了近200个形象,展现了人类的情欲、恐惧、理想而不断争斗、折磨自己的种种感情。罗丹去世后,《地狱之门》是由巴黎罗丹博物馆第一任馆长最后定型的。1926年,应美国费城罗丹博物馆之请,这件巨作浇铸成青铜雕像陈列在该馆,成为不朽之作。
(本文综合: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千龙网、国际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