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加速發展的21世紀,保護歷史遺產不再是孤立地保護古建筑,更多的是保護一種文化認同,這是一個與人息息相關的議題。人們需要文化根基來平衡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沖擊繼續前行,這就是如今我們保護歷史遺產最重要的意義。
日本白川村,因為保留了眾多具有當地特色的傳統合掌式建筑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為了開發當地旅游資源,日本曾斥巨資對這些古建筑進行修繕改造,遷出當地居民,遷入各種與旅游相關的公司機構,隨后對游客開放參觀。雖然古建筑別具一格,但失去村民的村子逐漸改變,周圍的農田日漸荒蕪,游客們在這裡買到的是各景點都有的旅游紀念品,古村落一點一點失去了昔日光彩,游客人數從一開始的上漲逐漸回落。於是當地人改變思路,開始回遷村民,與村民簽署維護古建筑、重新耕種農田等協議,白川村逐漸恢復往日的活力與吸引力,旅游業也逐漸回暖。
很多城市有過與白川村相同的經歷,它提醒我們:保護古建筑必須與人、與文化結合起來。這個工作不是為了把古建筑變成盈利的旅游景點,而是要傳承、演進一種社會生活方式。這不僅是文化領域的事業,更是一個社會學范疇的議題。
今年4月在哥倫比亞麥德林召開的第七屆世界城市論壇上,我所在的國際團隊所探討的議題與歷史之城的妥善治理有關。所謂妥善治理,即與人協作探索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哥倫比亞有不少種植咖啡的傳統村落,哥倫比亞文化副部長認為,我們不能為了保護而保護這些村子,而應該考慮如何讓這種人文風貌持續演化下去。
這種傳統的演化與現代化發展並不相悖。我與中國同濟大學的同行一起考察過。一些少數民族村落保留了傳統建筑和生活、生產方式,但發展程度相對滯后。當地人需要現代化來發展經濟,改善生活條件,比如通公路、通電、通網絡,但這並不意味著就要在這裡開工廠來生產工業產品。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發展現代化與保護傳統中找到平衡點。古建筑是歷史遺產的物質載體,要保護古建筑,就要保護當地完整的生活方式,包括村民們的農業產品。這種不間斷的文化社會傳承就是人的文化認同,它不應被現代化攔腰斬斷。
面對全球化與現代化進程,保護古建筑這一概念如今已經擴展為一種新的、可持續的、綜合治理的理念,這是一股更大、更深層次的變革浪潮,它追求的是社會的平衡與和諧發展。在這一點上,歐洲和中國都有突出的成績。巴黎幾乎沒有高層建筑,因為巴黎市民不希望高層建筑破壞它整體的美感,巴黎把保護古建筑與保護人們的生活方式結合起來,這並不影響巴黎成為國際化現代化的大都市。獨樹一幟,成就了巴黎的獨特魅力。上海自2004年就制定了“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保護規劃”,將20世紀初的歷史建筑與當地人、藝術家的生活等結合起來成為城市規劃的一部分,實現城鎮化發展與古建筑保護的結合。如今這個街區已形成了獨特的人文風貌,老建筑與新時代結合得非常完美,這就是如今對歷史遺產最好的保護。
(作者為法國文化與交流部建筑與遺產司總監,本報駐法國記者邢雪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4年12月04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