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尋訪成都文殊坊“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主題街”
(文殊坊)
成都文殊坊“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主題街”是成都首條非遺手工藝主題街區,坐落於於成都歷史文化保護區——文殊坊內。
文殊坊位於成都市中心人民中路旁,與距今1400多年的文殊院緊鄰,是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餐飲美食、特色購物、古玩字畫鑒賞收藏、養生康體、娛樂演出、會議研修、商務洽談、展示展覽、中外商務信息和文化藝術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用中國特殊的建筑文化符號——川西傳統民居形成特色商業院落,它是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共同載體。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將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與現代商業巧妙結合的地方,誕生了成都首條“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主題街”。
(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主題街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記憶密碼,如何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當今時代每個人的文化擔當和社會責任,因此,2013年2月,文殊坊“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主題街”的問世,引發了社會廣泛的關注。
“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主題街區”是一種獨特的創新,不僅僅是在地面的構建,它搭建起非遺璀璨的舞台,它更讓瀕臨失傳的手工技藝煥發出新的生機。這是穿越在歷史與現代之間,老成都記憶和新城市風物傾心交流之地。文殊坊以最原滋原味的方式向人們展示著成都特質,它是錦城歷史文化的靚麗名片,是人們懷舊尋古、休閑娛樂的上尚之選;也是海內外游人賓客認識成都、體驗成都休閑文化的都市文化休閑旅游勝地。
(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主題街區建筑風格)
閑庭信步於文殊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主題街”,首先看到的就是兩側充滿地域特色的川西民居和四合小院。青瓦灰磚,園林盆景裝飾的四合小院,直到現在也是成都人夢回縈繞的成都記憶。熙熙攘攘的主題街上,鑲著黃邊棉布招牌迎風招展,如同開啟褪色記憶的暗語。街道兩側的蜀錦、蜀繡、漆器、瓷胎竹編的體驗館,裝載著厚重的歷史痕跡,流連間,就這樣擦肩而過。
“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主題街”的一大亮點,就突出呈現在這些一家家國家級和省級非遺大師的作品體驗館上:“蜀繡”代表性傳承人郝淑萍,蜀繡刺繡專家孟德芝;“成都漆藝”代表性傳承人尹利萍、楊莉,成都漆器制作傳承人的宋西平;成都銀花絲制作技藝傳承人道安;劉氏竹編傳人劉嘉峰;嘉絨藏族編織挑花刺繡代表性傳承人楊華珍;苴卻硯制硯藝術大師“羅氏三兄弟”;“劍杖”傳人謝斌武……這些身懷絕技的大師們,在蜀繡、蜀錦、羌繡、漆器、銀花絲、竹編、苴卻硯、劍杖等非遺?手工技藝領域都獨樹一幟,自成一體。他們的進駐,也讓這裡成為成都新興的文化地標。他們在肩負傳承技藝之任的同時,更希望更多的人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珍貴的傳統文化。
(非遺大師工作室)
在這裡,你可以零距離地欣賞到具有數千年歷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可以靜下心來,品味那些世世代代口耳相傳才得以保存的手工技藝。它們或許巧奪天工,或許精美絕倫,或許飽經歷史的滄桑,但無論怎樣,你都可以從中追尋成都數千年沉澱的歷史記憶。走在青石板鋪筑的老街道上,兩邊是青瓦灰磚建造的川西民居和四合小院。要是累了,找一處院落,停下來,泡上一壺清茶,享受著陽光的沐浴,或沉思,或看上一本好書。街道中,還有三大炮、龍抄手等傳統四川特色美食,隨便來上幾樣,足以讓你的味蕾驚艷。文殊坊“非物質文化?手工技藝主題街”既有東方文化的歷史底蘊,又在其中植入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它讓整條街道充滿了文化韻味,充滿了生命力。街道的魅力也許遠不止如此,身臨其境,或許才能感受其中之萬一吧。
(來源:四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