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报道
老品牌开拓新事业
在新影厂大院东侧,一栋巍峨耸立的新办公大楼已经竣工,很快便可入驻。对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厂子来说,一切似乎正处于新旧交替中。
今年底,第一家“新影电影公社”将在“皮革城”海宁落成。据高峰介绍,他们在那儿找到了一个100多亩大小的老厂房,一共有四个车间,进行了装修改造:第一个车间变身电影院,主要放映纪录片;第二个是怀旧场所,做一些展览展示;第三个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展示场所,比如海宁的皮革文化;第四个是小剧场,做一些小型演出。“我们主要是和二三线城市合作,对城市中心的老建筑,也就是‘鸡肋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目前,我们在株洲、银川都已选好了地方。因为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我们的市场风险是很低的。”高峰说。
表面看,这是一种怀旧文化营销,其实是建立纪录片院线的一种迂回方式。
高峰很明白在中国做纪录片院线有多难:前提是成本低、票价低,结果是盈利少。目前的国内院线,纪录电影根本无法跟商业电影竞争。2010年,新影制作的纪录片《复兴之路》仅获得200万元票房,就已成为当年国产纪录电影的状元。到了2011年,全年十几部上映的纪录电影票房总额才200万元。
反观国外,情况大有不同。据了解,2011年,美国有超过300部纪录片在纽约的院线上映,且有两部影片收获了超过1500万美元的票房。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影片是在专门的纪录片院线放映的。在英国、法国,纪录片院线由国家出资扶持,在美国则有专业基金会资助。
“国内纪录片市场始终是一个封闭的生态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想办法去推进这件事,希望借助‘新影电影公社’,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纪录片重见天日。”
除了开拓“新影电影公社”,新影厂还有很多新事业在规划、筹备之中,比如开办摄影培训机构,筹建纪录片博物馆、建立纪录片交流中心、开发“工农兵”商标品牌价值等。高峰一直认为,新影厂需要多种经营,“光靠拍摄传统电影胶片肯定是不行的,还要开发新的市场,依托一个老的品牌去开拓新的事业。新影厂以雄厚的影像资料为品牌,以扎实的创作能力为基础,一定会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传承历史,开拓前行。”
(记者 李红艳 孙戉 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