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货店里走出的“铁娘子”
命运选择让玛格丽特·撒切尔降生在英格兰小镇的杂货店里,她却从这里一路走到了位于伦敦唐宁街10号的英国权力中枢。这在贵族政治或男性民主根深蒂固的英国,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她三次蝉联首相,任期长达11年之久。她还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其推行的政策冠以自己名字(“撒切尔主义”和“撒切尔革命”)的首相。时至今日,不少英国人仍然感到,他们的生活和这个深居简出的老妇人息息相关——她仍然影响着这个国家。
她是英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她的从政表现却比男人还强悍。当年,有人批评她漠视失业劳工的状况,“作为一个女人,你应该具有同情心”,撒切尔的丈夫丹尼斯对此的反应是“‘同情’这个词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她的字典里”。这个24岁就站在伊里斯购物中心的肥皂箱子上发表演讲的1950年大选的最年轻的女候选人,在还是牛津大学的学生时就习惯了面对整屋子的雪茄和领结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她漫长的从政史上,似乎只在一个场合她被打回了女人的原形,那是在1982年的北京。有人分析撒切尔在香港问题上最终向邓小平让步的原因时说,“与邓相比,她只是一个女人。”
![]() | ![]() |
(责任编辑:包银辉(实习生)、许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