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Lady"留最大的遗憾 程乃珊丈夫忆最后时光【4】--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上海Lady"留最大的遗憾 程乃珊丈夫忆最后时光【4】

以书写老上海掌故逸事、世象人心著称的著名女作家程乃珊昨天走了。王周生回忆说,就在不久前,上海女作家和普陀区图书馆为迎接“世界读书日”而筹办读者见面会,邀请程乃珊出席。
2013年04月23日16:43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关联阅读

  丈夫忆最后时光

  昨天下午五点,在程乃珊逝去十五个小时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富民路上程乃珊的“蓝屋”。房间里,摆放着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老钢琴、欧式桌椅、铁艺风扇、烛台、各式小巧玩件……这些精致且渗透着时光痕迹的什物满眼尽是,彰显着与主人文字一致的“上海味道”。它们依旧照原样放置着,不同的是客厅中多了簇簇的素菊和乃珊微笑着的遗像。程乃珊的爱人严尔纯望着这些物件和记者谈起妻子时,两言三语间,就会情不自禁落下泪来。

  “如果她还在,她一定会告诉你,她的创作里有很多信息是我讲给她听的。”严先生告诉记者,几十年来,老夫妻间常有的情感淡漠从未在他与程乃珊之间发生过,他们二人的相处氛围“一直很热闹”,共同的话题也总是“怎么讲也讲不完”。这样的交流也对程乃珊的文学创作有着诸多影响,比如她于1983年刊于《钟山》的代表作品《蓝屋》,程乃珊把这座蓝屋作为上海历史的一个缩影——蓝屋的原型是由建筑设计大师邬达克亲手设计的,位于铜仁路上的“绿房子”。主人是老上海赫赫有名的颜料大王吴同文。没想到上世纪70年代,她与来自这个房子的一位男士结婚了——吴同文的外孙严尔纯。因此,程乃珊关于“蓝屋”的许多了解,都来自于丈夫的讲述。“我们这样的夫妻组合,在上海作家圈里应该不多,我很高兴自己能对她的创作有帮助。”

  《蓝屋》、《金融家》、《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ion》、《上海罗曼史》、《海上萨克斯风》、《上海女人》——从书房小心翼翼地捧出妻子生前的十余本作品,严尔纯的眼中、语气里满是赞赏,他说程乃珊最满意的作品是《上海Lady》和《上海探戈》,但他自己却无法挑出“最喜欢”的一本,只是重复说:“她写的所有我都喜欢。”

(责编:包银辉(实习生)、黄维)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