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创作型版画起始于新兴木刻运动到今天经过八十多年,从学术角度分类离今天最近的版画学术阶段应该是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版画本体语言研究阶段,中国版画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学院的研究性版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版画技术,语言,观念都与国际水平比肩。从近年的如全国版画展,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等大型版画展览来看,中国版画真正走入了多元发展的阶段。
从第四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最终入选的作品来看,我们目光所及的部分显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所强调的目光所及的部分特指:版画材料,印刷效果,版画技术难度,个人形式语言的明确等几个方面。我想这就是中国二十几年来关于版画本体语言研究的成果,国际部分因为缺少我们对于参展艺术家背景的了解所以从艺术整体的方式加以评述显然有困难,而国内部分相对来说我们要了解得多,从作品整体来看强调“版画语言”类的仍占较大比例,强调“版画观念”的作品也有出现。“技术至上”仍然是版画界秘而不宣的隐性规则。内容变成了借口,版画语言之上的艺术性有些欠缺。在这里我所谈到的问题并不是指版画受到某些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的偏向,而是版画发展必经的阶段,技术的完善是一件好的版画作品所必须具备的,但不是全部。中国版画近二十年的发展在我看来好像是一个归隐于市的隐者,几乎没有受到近二十年中国艺术市场疯狂发展的影响,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保证版画自身的学术纯粹性,但同时也降低了版画的社会影响力。所以我认为,今天的中国版画要走出“隐居之所”,要与社会发生关联。要强调版画与社会的关系,强调版画与整体艺术现状的关系,要强调版画与大众的关系。要使用我们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而不仅仅是展示这些成果。
为了让我所认为的问题更加明显,所以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展以“单刀直入——版画创作的直接性研究”为题,就是要强调中国版画中一类不以彰显版画技巧为目的的版画创作。并希望让主题展与双年展形成对比,并围绕这一现状展开研讨。
(作者系中央美院版画系副教授、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秘书)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