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谢晋是谢安后裔 曾在南京寻访先祖遗迹--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导演谢晋是谢安后裔 曾在南京寻访先祖遗迹

2013年06月08日14:48    来源:金陵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南京出土的谢鲲墓志使谢晋很感兴趣。

谢晋

  提到我国已故著名导演谢晋,可能很多人都挺熟悉。谢晋于192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上虞县的书香名门,1946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在他从影半个多世纪里,执导了五十余部影片,其中,《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影片屡获大奖,受到亿万民众的欢迎。

  很少有人知道,谢晋是东晋名相谢安的后裔。换言之,他是六朝时南京著名的谢氏家族的后裔。谢晋在南京就读期间,就曾寻访过其先祖在南京城留下的印记。

  国立剧专学生谢晋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当谢晋只是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当时因抗战迁到四川江安)学生时,就对自己家族源流很感兴趣。最令他感兴趣的,是东晋名臣谢安、山水诗人谢灵运等远祖列宗。他当然也知道,他的谢安等远祖曾经生活在南京,南京的王谢家族中的“谢”,就是指他家。

  1947年,谢晋来到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已经迁回南京,设在城东大阳沟。谢晋在该校的导演专业就读,导师是著名的戏剧理论家余上沅先生。当时,惨遭侵华日军摧残八年的民国首都南京,百业凋敝,市面冷清。谢晋是国立戏专的高材生,当时临近毕业。他决心利用在宁就读的时机,去探访先祖在南京的足迹,完成心中一个寻根之梦想。

  一个雨天,谢晋撑着油布雨伞,独自前往城南夫子庙西南的乌衣巷。街旁的树木已绽出青芽,春燕飞来飞去,啼叫呢喃。幽深冷寂的古巷里,住户们当然已不是当年名门王谢两家的后裔,令谢晋触景生情。

  停留一些时候,他又步行前往中华路西侧三里许的高岗里,寻访谢公祠。

  谢公祠是一条古巷的地名,巷里的老屋多半已残旧,甚至因年久失修即将倒塌,浸透了沧桑气息。

  谢公祠有供奉晋康乐公谢玄的祠堂,谢玄就是谢安的侄子。谢晋与看守祠堂的谢公量老人攀谈。他了解到,这小巷的居民多半姓谢,以元字辈、公字辈、寿字辈(民国政要谢寿昌、东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谢寿康等名流都是谢家的“寿”字辈)居多,其中不少是谢玄的后裔。

  谢公祠是明代所建的五进宅院,古树环绕。谢公量领着谢晋拜谒了祠堂里的列祖列宗。谢晋心情非常激动。那些牌位告诉他,自己的远祖、著名山水诗人正是谢玄的嫡孙。谢安弟弟谢万及谢万的儿子谢韶也都是著名的诗人、文学家。而谢灵运的族弟谢惠运和谢朓也是文学家……

  谢晋大致数了数,在从东晋初到南朝刘宋的一百多年里。谢氏家族文脉深厚,才俊辈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现象。这令当时还很年轻的谢晋受到震撼。

  当然,还有一些问题使谢晋感到困惑不解,如谢安的墓冢“谢公墩”在南京就有三处(一处在朝天宫后的冶城山,一处在五台山北坡,另一处在城东钟山下的半山园),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可信呢?

  重回南京看先祖墓志

  岁月交替,流年似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谢晋已是名满天下的导演。对于六朝古都南京,他当然怀有特殊的感情。

  1984年深秋,他忙里偷闲,从上海到南京,又一次寻根。在田汉女儿知名话剧演员田野的陪同下,谢晋到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观看了晋初骠骑大将军谢鲲的墓志。

  这方墓志铭1965年4月在南京西善桥出土,曾广受考古界广泛关注。郭沫若特引用铭文字体证明汉晋之交,隶书已向楷书转化。他的观点受到江苏书法家、诗人高二适的批驳,并由此引发了一场轰动一时的论战。

  这方墓志还证明谢安是谢鲲的从子,这令谢晋对家族源流有了进一步了解。谢晋还拜访了几位学识渊博的南京地方志专家,了解到南京的三处谢公墩均为衣冠冢或疑冢。

  其实,早在南朝陈之初,谢安的灵柩就由谢安裔孙、时任浙江长兴县令的谢夷吾迁葬到浙江长兴三鸭岗,重立墓碑,妥加保护。

  这次寻根之旅中,谢晋还拜谒了三处谢公墩,发现这些古迹都得到南京人的妥善保护,他甚感欣慰。

  在南京期间,谢晋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修整过后、依然保持历史旧貌的乌衣巷。他又去了高岗里谢公祠。当时,老旧的谢公祠外观上依然保持旧貌,但内里却挤住着二三十户居民,这令谢晋不免感到有些失落和惆怅……

  2008年,一代著名导演谢晋在故乡上虞与世长辞,享年85岁。可以告慰他的是,包括谢公祠在内的南京高岗里明清古建筑群被列入秦淮区区控文物保护范围,精心维修,此乃一幸事。无论如何,历史文化积淀相当深厚的南京实在不能丢失了它悠久的历史文化文脉,这恐怕也是谢晋生前的一个真诚的愿望吧。 张成忠

(来源:金陵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