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与麻雀》片场展区
一楼灿烂金杯特写
特效化妆区
后期制作体验区周斌摄
从曾风靡一时的AFA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到将开业的上海电影博物馆的艺术影厅,再到试点放映艺术片的中华艺术宫,愈发成熟的电影市场正以包容的姿态接纳艺术片。
今天,筹备已久的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宣布正式成立,协会成立后的首个重要举措就是组建上海艺术电影联盟(ShanghaiArt Film Federation,简称SAFF),联盟将致力于提供优秀中外艺术影片展映平台,挖掘新锐艺术电影导演,扩张艺术电影社会影响,逐步形成“上海电影”优质品牌形象。在首批挂牌试点的10家影院中,既有中华艺术宫艺术剧场、上海电影博物馆两家专业艺术影院,也不乏永华、五角场万达、星美正大等沪上影院翘楚。
前奏曲
中华艺术宫电影博物馆先试点
作为上海艺术电影联盟的试点,中华艺术宫艺术剧场早已于5月1日起试运行。剧场位于艺术宫0M层北区,共有观众席位250个,配备了专业的数字电影播放设备和音响系统,目前主要放映纪录片和与画家有关的电影,比如《卢浮宫幻影》、《博物馆的变迁》、《感受大师》等纪录片以及《人约黄昏》、《花魂》等艺术片。艺术宫艺术剧场现在每天平均放映两到三场电影,目前还在免费试运营阶段,观众可在中华艺术宫现场领取入场券。以后正式对公众开放后,票价可能在20元到30元之间。
上海电影博物馆中的4D艺术影厅设备堪称一流,新一代杜比全景声支持128路无损音轨,64路独立输出,震撼声效秒杀当今所有影院。在试运营期间放映了《地心历险记》、《雷神》等精彩片段,吸引了大批粉丝。不过,这个拥有84座的影厅今后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放映艺术电影,且票价会比一般市场票价优惠。
进行曲
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展示中外佳片
上海艺术电影联盟下设“选片管理委员会”、“影院管理委员会”、“宣传推广委员会”三大部门。其中“选片管理委员会”将邀市文广局、行业协会、沪上知名电影企业领导及知名导演、编剧、表演艺术家、专业院校教授、学者、媒体代表、资深影评人等业内人士组成审片组,负责选择、审定艺术联盟的片源,让有较好质量、易被商业市场埋没的中外艺术佳品获得更多对外展示的机会。
“宣传推广委员会”负责艺术电影联盟的宣传推广、吸纳赞助等工作,并将通过影院阵地资源、主流媒体平台、各类电影活动、主题论坛沙龙、艺术公益活动等方式打造上海艺术电影联盟的品牌形象。此外,每年年末将举行“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年度评选及颁奖典礼”。
联盟成立后,首批挂牌试点影院共有10家,其中包括上海电影的新地标——中华艺术宫艺术剧场和上海电影博物馆两家专业艺术影院,还有永华、上海影城、大光明、五角场万达、正大星美、新衡山、莘庄海上国际、喜玛拉雅海上国际影城。影院将在每周固定时间放映一场艺术片,票价考虑定在50元之下。
有难题
片源是困惑,经营有压力
说到艺术片放映,最困惑的始终是片源,所有影片都必须获得国家公映许可证,一些电影节展映过的外国影片拿来放映还是比较难。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表示,“影展交流影片的确没法随便放,涉及到向电影局报批,拷贝进出口等多方面因素,这中间需要很多繁琐程序。”至于联盟放映的国产艺术片,有观众担心过于小众、缺乏市场潜力,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有些国产艺术片还是有一定市场潜质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办法进入主流市场,联盟恰好提供了这类影片与观众见面的机会。”
此外,对于放映艺术片的影院来说,在文化推广的同时必然要面临商业压力,因为同样的场次放映热门商业片的收入肯定高过放艺术片。石川指出,“像欧美艺术电影院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扶植政策。但目前国内的艺术影院主要还是需要政府扶持,具体操作可建立奖励机制,比如征税后,如艺术片票房很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返还。”还有业内人士建议,为扶植影院专门放映艺术片,可免交5%的电影基金,分账比例也可适当向影院倾斜。此外,房地产商可考虑以品牌宣传的角度,减少影院地租。
有前景
影迷终可“约会”艺术片
作为一线城市,上海从来不乏艺术片爱好者,上海国际电影节人声鼎沸,也说明上海对艺术片的需求很大。上海成立艺术电影联盟恰好提供了这个平台,架起了艺术片与观众的桥梁。
郑大圣执导的《天津闲人》曾经在AFA平台的多个城市影院放映,他表示,“欧美有很多艺术片放映平台,中国也十分需要。特别是作为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会,首先在文化上就应该多元化,让别样的中国电影走近观众。”其实,在艺术片生存空间越来越大的今天,呼吁建立艺术电影院线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城市,没有能像巴黎、纽约那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院线的确有些遗憾。但石川仍理性地指出,“现阶段建立艺术院线的条件肯定是不成熟的,但建艺术影院还是有可能的。”
本场加映
上海艺术影院也曾辉煌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中影公司为第五代导演拍摄的艺术电影寻找观众,在全国九大城市选定了十一个影院,上海胜利电影院、平安电影院入选,为陈凯歌的《黄土地》、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吴子牛的《晚钟》等在市场上几乎“零拷贝”的影片找到了放映渠道。当时影院每隔一两个月就有一个主题影展登场,诸如“名著改编的电影”系列、情人节专场、导演的个人影展等。其中最火爆的要算80年代末胜利电影院独家上映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443个座位连满3个月,到最后售票处不得不拉起铁栅栏阻挡观众。但随着艺术片片源日渐稀少,VCD的大量出现,艺术影院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胜利”和“平安”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相关新闻
上海将大力扶持青年影人
晚报讯今年以来,新导演等青年电影人在电影市场成功亮相,《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等接连创造票房奇迹。而上海近年来也一直高度重视新一代电影人的培养,目前,上海青年电影制作力量发展迅速,80%以上的民营电影企业以青年制作力量为主,他们的身影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参与创作了众多国产片及合拍片。
2013年上海将继续以上海电影发展扶持资金为依托,充分借助高校资源,通过完善上海电影新青年计划,推出“上海青年电影论坛”,举办各类青年电影展映、主题论坛、项目交易等活动,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影人参与创作实践。
上海今年还将通过举办上海微电影大赛、微电影交易会及在上海市视听新媒体协会下设微电影联盟等手段,大力发展微电影行业。
(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