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烂片的隐秘心理 冯小刚:可以用来划分电影史--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富春"烂片的隐秘心理 冯小刚:可以用来划分电影史

《富春山居图》的的确确拍得很烂,它就像中国早期靠“山寨加工”起家的企业一样,靠着拙劣的模仿来淘得人生第一桶金,冯小刚评价的“从今以后,可以用《富春山居图》前和《富春山居图》后来划分电影史。”
2013年06月13日14:09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不管网络上的评价如何不堪和恶劣,《富春山居图》上映两天票房达到9700万,这至少说明,这部影片在票房上是成功的。即便前天票房并没有出现增长,但是收获孙健君所说的4.5亿总票房,应该不是难事。

  如果对比好莱坞同类型的大片,比如《碟中谍》系列和《夺宝奇兵》系列,毫无疑问,《富春山居图》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大烂片,但事情看起来其实并没有这样简单,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上走红的商业大片恰恰就是这些大烂片,《画皮》两部曲也是烂得彻头彻尾,但《画皮2》在一片骂声中同样收获了7个多亿的票房,这一点,尤其值得研究。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最大的矛盾并不是电影本身质量的问题,而是急速扩容的市场跟电影观众审美之间的不平衡问题。的确,经过了这么多年盗版碟市场的熏陶,中国目前出现了一批具有很高电影鉴赏能力的观众,这些观众长期盘踞在网络上,按照电影史上最优秀的作品标准,对于各种电影进行评价,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在这些观众的眼中,大部分的电影都是不入法眼的。

  但问题来了,跟全国更广大的观众相比,这些网友们的人数毕竟有限,要靠他们来支撑中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几乎不可能,而且,这些专业观众们总有各种方法找到免费看电影的途径。

  事实上,近两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扩容主要来自于院线的增加和二三线城市观众的加入,这些人组成了目前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这些人中,大部分都不是电影的发烧友,他们每年难得去看一次电影,对于电影史更不一无所知,他们最喜欢的,可能往往就是那些专业观众最讨厌的。

  孙健君当过十多年影视公司的老板,深知普通观众的心理,他现在端出的这盘菜,显然不是要跟好莱坞那些经典商业大片一较高低,不然,他完全可以请一个好莱坞导演来拍摄,恕我冒味揣测,孙健君凭着自己多年的市场积累,一定是觉得自己找到了中国普通大众的观影隐秘心理,这才放手一搏,亲自来导这部电影。

  这部戏的逻辑就是直白直接,用美女香车美景填满观众对于世俗奢华生活的想象,再联系到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的奢侈品消费大国和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最具风头的国家,你会发现,《富春山居图》就是中国目前一幅活生生的现实社会欲望浮世绘。

  这一点,就连《中国合伙人》也不例外,早在1941年,好莱坞的奥逊·威尔斯就拍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公民凯恩》,如果对比该片对于“成功人士”的反思,你会发现,《中国合伙人》对于成功的解读有多么浅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对于普罗大众而言,电影其实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在昨天的一家电影院看片时,发现来的几十名观众中,情侣占了三分之二,其余的不是家长带着孩子,就是一家三口一起过来。我现场目击,没有人中途离开,也没有听到现场的辱骂声。

  好莱坞也不是没有烂片,比如,今年上映的耗资2亿美金打造的《巨人捕手杰克》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超级大烂片,而《富春山居图》制作才2500万美金,有一点不可否认,《富春山居图》的特技在国产影片中还是拔尖的。

  《富春山居图》的的确确拍得很烂,它就像中国早期靠“山寨加工”起家的企业一样,靠着拙劣的模仿来淘得人生第一桶金,这些企业中的绝大部分都在后来激烈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了,但其中却有一些存活下来,不断壮大,直到变成现在的万科、联想和华为。

  冯小刚评价的“从今以后,可以用《富春山居图》前和《富春山居图》后来划分电影史。”显然不是指《富春山居图》如何优秀,而是说这部电影在题材上和制作上的开创意义,从这一点来看,《富春山居图》依然有着自己的价值!

  本报记者 王金跃 J166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