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专家、学者在“中国?平泉第二届契丹文化研讨会”做分组讨论。 陈艳华 摄
日本太平洋大学教授乌拉熙春教授在“中国?平泉第二届契丹文化研讨会”上做论文演讲。 陈艳华 摄
中新网承德8月18日电(张帆 陈彦华)为了深入挖掘契丹文化,8月18-19日,河北省平泉县举办“中国·平泉第二届契丹文化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邀请中国社科院、吉林大学、日本太平洋大学等海内外24位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出席。
研讨会上,各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为平泉把脉支招,就如何物化契丹文化、扩大平泉影响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平泉更进一步加快契丹文化研究,促进平泉文化产业发展新跨越,更好地打造“契丹祖源、圣地平泉”这一平泉城市品牌形象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即坚固的意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剽悍勇猛的北方游牧民族。从秦汉时期,由东胡鲜卑族发展而来。由契丹族建立的辽国疆域面积相当于两个北宋。
契丹文化在平泉源远流长,至今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平泉现存辽大长公主墓、窦景庸墓、会州城等古遗址、古墓群160多处,有馆藏文物1.8万件,辽金文物占70%,被誉为“南有定州定瓷好,北有平泉辽金文物精”。
近年来,平泉县大力发掘契丹民族文化,注重对契丹、辽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利用。2011年5月,《契丹始祖传说》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7月28日,平泉县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契丹文化研讨会。
据了解,平泉县提出了“契丹祖源、圣地平泉”的城市品牌,并把契丹文化融入到旅游业、食用菌产业、活性炭产业和山庄老酒产业深度结合,谋划实施总投资80.5亿元人民币的平泉辽河源契丹文化产业集群。目前,辽河源契丹文化产业园加快建设,填补了国内契丹始祖文化旅游产业的空白。(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