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李继宏:老版世界名著翻译错误百出--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译者李继宏:老版世界名著翻译错误百出

2013年08月23日09:59    来源:辽沈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译者李继宏:老版世界名著翻译错误百出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觉得外国经典名著是极好的作品,但却忽略了其或许会因翻译而贬值。正在做名著重译的新一代翻译家、《追风筝的人》的译者李继宏在接受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一辈的译者接受教育的时候,白话文很不成熟,所以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他们所写的文字特别古怪别扭,比如说以往的《傲慢与偏见》、《老人与海》、《简·爱》等名著的译本,无一例外全都有这个毛病。”

  名著翻译“错误百出”、“不堪入目”?李继宏说:“我在出版社上班,常常会看到很多翻译家的译稿,也接触到很多所谓的名家译稿。译稿和读者看到的书稿是不同的,因为中间会经过编辑的加工。有些译者名气和年纪都很大,但交过来的译稿有很多问题。但这些读者可能不知道,他们看到的已经是编辑花了很多心血加工后的结果。我是看到编辑的稿,改得密密麻麻,简直触目惊心。”

  有这般质疑的不止李继宏,还有著名翻译家傅雷,傅雷曾在60多年前的一封信中写着:“除了情面,99.9%的翻译书都要打入冷宫。”傅雷对当时这一现象的分析是“十分之九点九,是十弃行、学书不成、学剑不成,无路可走才走上翻译的路。”

  相比傅雷的犀利分析,李继宏的分析则客气得多:“我们也许可以说是个别译者的问题。但现在的情况是,几乎每一种名著译本犯下大量的错误,主要原因肯定不在译者本身,而是出在时代上面。这是时代的限制,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译本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或以前翻译的,比如说1949年翻译的《瓦尔登湖》,还有1981年出版的《月亮与六便士》,上海图书馆收藏着1987年的版本。”

  李继宏说:“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和外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交流特别少,这导致以前的译者无法彻底理解外国名著中涉及的器物、制度、风俗、地理和思想观念。在以往的名著中,这几个方面的错误译法或者说过时译法比比皆是。”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菲兹杰拉德说到主角很喜欢在纽约的the fifth avenue散步。有个版本把它翻译成‘五号路’,另外的版本译成“五号大街”。你说他们错了吗?好像也没有。但你问现在的读者,你知道纽约的“五号路”或者“五号大街”是什么地方吗?他可能一时想不起来,其实那就是著名的‘第五大道’。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面说,在获得视力的第二天,她要去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现在有的译本把它翻译成‘首都艺术博物馆’,这么译,读者可能会以为这个博物馆是在美国的华盛顿特区,但其实它是在纽约,现在通行的译法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种和时代脱节的错误翻译或者过时翻译,在各种名著版本中比比皆是。”

  (记者 李倩倩)

(来源:辽沈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