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侏罗纪公园》创下斯皮尔伯格内地票房最高纪录

2013年08月27日11:06    来源:杭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侏罗纪公园》创下斯皮尔伯格内地票房最高纪录

  原标题:借3D重映 掏观众口袋

  《侏罗纪公园》没让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失望。影片自8月20日上映,首周6天累积票房1.95亿元,创下了斯皮尔伯格个人在内地的首周票房最高成绩,同时这也是他目前在中国内地获得的最高票房成绩。

  很显然,3D电影重映的风潮,给了《侏罗纪公园》“新生”。

  20年前的电影,一点不老土

  1993年版本的《侏罗纪公园》,并没有在内地公映过,很多人都是在录像厅或是通过网络看到这部影片的。20年过去,当这部在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幻巨制被转制成3D格式后,不管是影院,还是观众,都对该片给予了高度关注。

  到目前为止,全国影院给《侏罗纪公园》的场次始终没低于20%。而为了避开该片强大的杀伤力,包括《被偷走的那五年》在内的多部影片调整了档期。走进影院重温这部大片的观众一批又一批,其中还有不少大人带着孩子来看的。

  浙江星光院线总经理富海芳也抽空看了这部电影,他觉得20年前的电影现在来看,依然觉得很新鲜。“大场景,一点不老土,只有当年的电脑看起来旧旧的。”也有资深影迷指出,《侏罗纪公园》的故事和效果都很强,出色的特技效果以及讲究景深和层次感的摄影,让这部影片焕发出新生机。

  对于看过2D版本的观众来说,毕竟时间相隔太久,一些细节都是坐在影院之后才回想起来的。所以说是去看电影,还是去找回忆?这个恐怕很难讲清楚。

  就《侏罗纪公园》受到观众欢迎而言,富海芳认为,这种大制作、大导演、拍摄时间久远的影片适合转制成3D电影,在国内很有市场。

  借3D“炒冷饭”的影片,目前炒得都还不赖

  细说起来,3D重映的“灵感”应该来自《阿凡达》的成功。《阿凡达》给电影行业带来的信息是“高票房”和“3D”,虽然二者之间没有足够的联系,但相比2D来讲,3D意味着高票价高收益,越来越多的电影瞄上了3D。

  2011年,《狮子王》3D在北美收获的不俗票房,带动了好莱坞经典大片的3D重映风潮。所谓3D重映,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老的影片重新制作成3D格式,从而取得不一样的视效。不同于重拍或是复刻,它不需要演员再次参与,只是用技术对影片“做手脚”。

  这种借3D技术“炒冷饭”的行为,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不失为让老片焕发青春、银幕重温的一种方式。

  在内地最早进行3D重映的影片,其实是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这部1965年上映的经典动画片,在经过技术包装后,3D版本于2012年1月11日上映,票房不俗,被称为新技术为老经典“点睛”。

  而同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3D的公映,因为影响太大,往往被视为内地3D重映风潮的开端。该片在中国内地拿下超过10亿的票房。自《泰坦尼克号》3D之后,《2012》3D版也在内地公映。

  这些“炒冷饭”的电影,不管业绩大小,都赚到了钱。所以每当听到有影片3D重映的消息,业内的第一反应就是“又来骗中国人的钱了”。

  而在这股重映风潮里,观众的年龄层次不那么集中。年少的人们想看看新鲜,看看以往的经典影片到底啥样子,年长的人们在遥望流年。也许,通过3D重映来“复活”经典,是其中最大的意义。

  3D重映可以理解,但技术关要过硬

  转制成3D影片获得的高票房,大家都看到了。有人毫不客气地指出,这实际上就是在“圈钱”,是纯粹的赚钱行为。

  跟着这股风潮的,有已经3D重映的《海底总动员》,也有即将以3D版本重登大银幕的诸多影片:迪斯尼旗下的《美女与野兽》、《小美人鱼》等,20世纪福克斯的《壮志凌云》系列、《终结者》系列、《指环王》系列、《三百斯巴达勇士》等。在国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系列经典动画电影《猪八戒吃西瓜》、《神笔马良》等也在进行3D转制,有望重新走进影院。

  换个包装赚钱无可厚非,毕竟存在这个市场需求,但如果3D技术不到位,或者粗制滥造,观众是决不愿意买账的。

  3D版《2012》引发的外界质疑声音最多,主要集中在其商业动机和3D效果上。因为3D技术让人诟病,《2012》3D被视为“坑爹3D”。3D版的《大闹天宫》虽然票房尚可,但技术一般,在时光网上仅得到6.4的评分,跟原版相差甚远。而后期转制的好莱坞影片《诸神之战》,因为制作太差,被批“只有字幕是3D的”。

  经典影片要靠3D技术迎来自己的“第二春”,精湛的技术和诚意必不可少。

  3D华语片国庆比拼谁会成为炮灰?

  都知道3D影片赚钱,但如果几部影片扎堆上映,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十月黄金周,多部华语片已经开始排兵布阵。9月28日《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白狐》、《神奇》三部影片同天上映,9月30日《逃出生天3D》上映,四部3D电影的国庆档混战正式开始。拼场面,拼特效,拼视觉冲击力,不拼不行。

  当下中国观众对3D电影仍然有很高的消费热情,现在3D银幕每周都在增加,这是拍摄3D电影的市场优势。导演徐克在《神都龙王》中尝试了水下3D摄影,这在华语片中也是首次。《逃出生天3D》是华语片中火灾题材3D化的首部作品,《神奇》是第一部篮球题材搬上大银幕的3D华语片。《白狐》是魔幻题材。

  题材各异的四部3D电影同档上映,显然是近身肉搏。虽然终端建设发展迅速,到国庆时全国估计会有3D银幕将近1.3万块,但无法同时给予四部影片足够的空间。所以国庆档乱战的结果,绝对会出现炮灰。就看是谁了。

(来源:杭州日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