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重要活动,第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本届评奖共有6位专家从35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分别是埃及翻译家穆赫森·赛义德·法尔加尼,美国作家、《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阿根廷作家马豪恩、瑞典翻译家陈安娜、印度尼西亚出版家杨兆骥、意大利翻译家乔兰第。
其中,陈安娜为莫言先生作品的译者,长期从事当代文学作品翻译,翻译莫言、余华、苏童等作家30多部作品,促进瑞典对中国作品的了解。此次由于工作关系未能亲来北京领奖。
83岁高龄的傅高义因身体不适未能来北京领奖,委托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代领。傅高义在感谢信中表示,“作为一个外国读者,致力于理解中国的努力得到认可,今年入选此奖是我极大的荣幸。”他说,我历时十年,研究邓小平和他的时代在中国的变迁中所起的作用,并用英语为美国读者撰文著述。得知中国朋友认为我的著作有助于中国人理解邓小平和他的时代,这真是一种特别的荣誉。
杨兆骥表示,有30多年的时间,印度尼西亚全面禁止使用华文,所以出现了印尼华裔三代不识中文的情况。1998年印尼放开政策之后,越来越多的华裔补习华文,自己所在的出版教育机构正在为华文推广做努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27日会见了获得第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得主。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式同时举行。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是中国政府2005年设立的,主要表彰在介绍中国、翻译和出版中国图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