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地心引力》讲述宇航员最后依靠“中国空间站”顺利返回地球。 (资料照片)
原标题:是剧情需要还是讨好中国观众
被《阿凡达》导演卡梅隆盛赞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昨天登陆内地院线,引发中国影迷广泛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片中中国元素的大量运用:这部讲述两位宇航员太空遇险故事的影片甚至被认为含有“史上最牛”中国元素,因为“中国空间站”和“神舟飞船”是片中女主角返回地球的“救命稻草”。一部好莱坞进口大片让中国元素承担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剧情需要还是为了讨好中国观众?
《地心引力》由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出品,汇集奥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金球奖影帝乔治·克鲁尼两大明星。片中,他们化身为在地球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在出舱作业时遭遇爆炸。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不仅要在真空环境中挣扎生存,还以重返地球为终极目标进行自救。
相比以往好莱坞影片中中国元素可有可无的点缀作用,《地心引力》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上似乎显得更有诚意。有影评人认为,这是一个“别人惹祸、美国遭殃、中国救人”的电影故事,彻底颠覆了以往“美国拯救全世界”的好莱坞大片模式。
电影画面里,“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航行,五星红旗和汉字格外醒目。影片结尾,布洛克饰演的宇航员更是依靠“中国空间站”顺利返回了地球。此外,片中还“闪现”了乒乓球和印有中文字样的各种生活必需品以及工作所需的材料设备。不过,如此大规模中国元素的运用,也不禁让人怀疑是否出于占据中国市场的考虑?
对此说法,正在京为影片助阵的导演阿方索·卡隆予以否认:“拍摄这部电影,我需要完整地体现太空中的元素,但现在太空中的元素真的很少,所以‘中国飞船’必须有所体现,这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业内人士认为,海外影人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凭借着中国元素带来的强大关注力,《地心引力》上映第一天拿下了3.2万场的排片场次,占全国总排片的38.7%,位居第一。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