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广州该如何建“图书馆之城”?

2014年01月07日10:11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广州该如何建“图书馆之城”?

  新闻背景:广州计划于今年正式实施“图书馆之城”规划,计划至2020年广州计划投入20亿元建“城”。即将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广州市图书馆条例(草案)》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图书馆求多更需求精

  在传统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到网络侵袭的今天,“图书馆之城”的概念提出尤为可贵。此次征求意见草案路径明晰,也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

  在我看来,图书馆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功能不仅是聚集书本供人借阅,更是市民进行文化交流、终生学习的公共文化场所。尽管读书的方式越来越多,但图书馆的公共性却是不可替代的。“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古语背后的书香味,至今没有过时。

  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图书馆也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以这样的标准来判断,广州要建设图书馆之城,不仅应该在图书馆的数量上做文章,求多之余,也应该求精。这就要求一些大型的中心图书馆在功能上应不断丰富,以多元化的服务来满足市民日趋个性化的阅读、学习需求,并增强中心图书馆对于其他分馆的辐射能力。例如广州图书馆新馆就设立了语言学习馆、创意设计馆、亲子绘本阅读馆和多元文化馆等多个特色馆区,受到市民的欢迎。 (章门仁)

  在电子化上多下工夫

  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大型图书馆有没有建设的必要,我认为可以探讨。一是缘于手机互联网的日新月异,大部分的80后和90后已经形成了数字化、移动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地铁上,举目所望多是“低头族”,连看书的都是“稀有动物”,遑论上图书馆?非但年轻人,一些中老年人也开始习惯于利用网络、手机和各类多媒体信息工具来获取文献知识和相关信息数据。传统图书馆在人类获取知识上的功效正在弱化。

  二是,城市中心寸土寸金,中心地段很难辟出地来修建大型图书馆,因此它只能藏身于郊区或者较偏僻的地区。如此一来,交通又成问题,窃以为,顺应时代要求,不如在图书馆电子化上多下工夫,让公众可以远程借阅,而不必亲力亲为,跑到图书馆借书。

  (连海平)

  社区图书馆应成主流

  作为城市最基本的文化设施,图书馆的数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建在什么地方决定了图书馆利用率的高低。据中山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六成半被访者没有去过广州市的公共图书馆。当中七成人表示,因为没有时间和图书馆离家太远。可见,作为公共文化设施,便利性应该是放在首位的。有的大型图书馆虽然设施和书籍种类齐全,却因为不方便而门可罗雀,反而是一种浪费。图书馆的社区化应该成为趋势,随借随还,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事实上,这也是国际惯例,按国际标准,一所图书馆的服务半径不超过4公里。从这点上看,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各大城市的市立图书馆都采取了一个主馆加多家分馆的架构。这些支馆散落在城市的各个主要街道,几乎从每个住宅区走5至10分钟便可以见到一座图书馆,如此,图书馆才能成为市民最舒适、最方便的去处。 (谭敏)

(来源:广州日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