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张颐武:译制片盛世难再现

2014年01月09日09:44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张颐武:译制片盛世难再现

  原标题:译制片的春天在哪里?

  1月5日,著名译制片配音演员李梓去世,这位以声音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粉丝无数的艺术家的去世,引起了许多人的唏嘘和回忆,有人感叹“李梓一走,他们这一代配音演员就剩下苏秀和赵慎之两位了”。

  人们对于配音演员的怀念,其实也是对译制片的怀念。上世纪中国刚刚开放的时候,大批译制片的出现,受到许多人的热爱和追捧,也成为大众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而那些译制片的配音演员也自然成为人们追捧的明星。如今,数十年过去,从封闭到开放,时过境迁,当年的大明星们逐渐逝去,译制片也早已淡化,更多人开始选择原声电影、电视,翻译和字母则成为新的主流。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对此表示,译制片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后期最为流行,那个刚刚开放的时代,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译制片满足了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也造就了许许多多著名的配音艺术家。如今,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译制片已经越来越少,专职的配音演员群体也日渐缩小,这和社会开放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更多人选择看原声片,而语言的问题,字幕足以解决。

  和外部世界相隔太久

  之前的时代,我们和外部世界隔绝得太久了,长期的封闭之后,一旦放开,人们心里非常激动,第一次看外面的世界,看到不一样的生活,感到好奇,并且倾注热情,这是译制片影响广泛的主要基础。

  北京晨报:著名配音演员李梓的去世,引发了许多人对译制片的回忆和怀念,您印象中的译制片是什么样的?

  张颐武:译制片大约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初是翻译苏联电影。到了七十年代后期,也是“文革”末期,出现了一大批内参片,电影资料馆曾经放映过不少,再后来,译制片越来越多。那个时代译制片主要的制作单位有两个,一个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一个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他们制作的许多译制片至今仍旧让那个时代的人们记忆犹新,比如《虎口脱险》、《魂断蓝桥》、《茜茜公主》、《简·爱》、《佐罗》等,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每一部译制片的出现,都会引起一次风潮,追捧者无数。

  北京晨报:为什么译制片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

  张颐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之前的时代,我们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太久了,长期的封闭之后,一旦放开,人们心里非常激动,第一次看外面的世界,看到不一样的生活,感到好奇,并且倾注热情,这是译制片影响广泛的主要基础。

  随着译制片的繁荣,一大批为译制片配音的演员也成为当时国人追捧的对象,李梓、邱岳峰、毕克、向隽殊、刘广宁、童自荣、乔榛、丁建华……这些名字一度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明星,他们从幕后到台前,曾经创造了繁荣的文化景象。

  数十年过去,译制片早已经不再流行,而那些曾经的配音明星们,也纷纷逝去,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总是会因为他们的名字对译制片再次怀念,并提出疑问:“译制片还会有下一个春天吗?”

  张颐武说:“在开放三十多年之后,外部电影电视的引进已经非常多,网络时代更是打开了文化全球化的大门,配音不会消失,仍旧会存在,但是译制片可能不会再现盛世。事实上,现在网络上兴起的字幕组,更受人们欢迎,他们也继承了当年配音演员们对于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追求。”

  幕后工作者成为明星

  那个时代配音演员非常红,比如《血疑》的配音演员,就和大明星一样,各种文艺节目都会邀请他们表演,人们像现在追星一样喜欢他们,甚至还有很多人专门学他们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包括当时国内不少著名的艺术家。

  北京晨报:配音演员这个职业看起来好像是做幕后工作的,但是译制片似乎成就了许多知名度非常高的配音演员,是什么原因?

  张颐武:确实如此,现在想起来,还很清楚地记得许多配音演员的名字,李梓、邱岳峰、毕克、向隽殊等。当时译制片的两大产地,长影和上影,他们的风格不同,长影有点儿东北味儿,而上影更富于西方人说话的味道,洋味儿十足。尽管我们知道,中国人说话和外国人说话不可能相同,但是就是感觉他们的声音、气质等,像是外国人在说话。那个时代配音演员非常红,比如《血疑》的配音演员,就和大明星一样,各种文艺节目都会邀请他们表演,人们像现在追星一样喜欢他们,甚至还有很多人专门学他们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包括当时国内不少著名的艺术家。刘心武在小说中就写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个女青年冒充李梓的亲戚。

  北京晨报: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幕后工作者成为明星呢?

  张颐武:一方面是开放之初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和渴望所致。另一方面,那些译制片的制作者们对于作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神也是吸引人们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译制片的制作并不容易,有专门的译制片导演,有专业的配音演员,能否逼真地体现出原版影片中人物的精神、气质、思想,包括人物和环境、气氛的融洽与否等,都是考量一部译制片好坏的标准,对于配音演员来说,要求也非常高。第三个原因,我想也和当时文化产品本身的不足有关,人们可以看的东西毕竟还少,一旦有了,自然会出现万众追捧的现象。

  多元文化对译制片的冲击

  市场逐渐开放之后,多元文化的进入和发展,文化产品的快速丰富,使得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原来那种计划时代的译制方式,被市场化的选择所替代。

  北京晨报:那么译制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淡化的呢?

  张颐武:大约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译制片就开始慢慢地淡化,这个时候,许多原声的影片进入人们的视野,看译制片的人也开始变少。

  北京晨报:是什么原因让译制片不再那么受欢迎了?

  张颐武:经过十多年的开放,当初由于对外部世界的陌生所产生的那种惊奇和渴望已经逐渐消解。越来越多外部世界的信息进入国内,被人们所接触和熟悉,熟悉了,了解了,好奇心自然就变淡了,热情度也就降低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的外语水平有了相当的提高,有的人已经不需要翻译就能看懂了,也有的人想学习外语,自然也会选择原声的。更多的人外语水平可能仍旧不足以完全听懂,但至少知道上面说的是英语,是俄语等,这个时候,字母就足以完成语言转换的功能了,人们因此选择原汁原味的声音效果。再次,市场逐渐开放之后,多元文化的进入和发展,文化产品的快速丰富,使得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原来那种计划时代的译制方式,被市场化的选择所替代,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东西多了,同时当年那种爱看译制片的人也渐渐变少,译制片的影响力自然就慢慢淡化了。并且,以前那种专业的配音演员越来越少了,代之而起的,往往是主持人、明星等兼职配音。

  字幕组的兴起

  不少字幕组的翻译非常好,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的翻译,他们不但准确恰当地表现出原著所表达的意思,还会照顾到中国观众的阅读习惯、文化传统等,有些翻译后比原著更加精彩,这可以算是一种翻译文化。

  北京晨报:网络时代,外部影视作品的翻译又有什么新的景象?

  张颐武:实际上翻译仍旧需要,但是方式不同了,字幕翻译在今天是主要的方式。许多人不看配音的电影,但还是要看中文字幕的。不同在于,网络时代,因为资源的极大丰富,传播方式的变化,翻译工作从专业变成了大众都可以从事的。典型的现象是网络中字幕组的兴起。特别是现在很多观众追看美剧,由此诞生了一大批从事业余翻译的人群。

  北京晨报:字幕组在网络上有很多追捧者,他们是怎么形成的?

  张颐武:网上的字幕组大多都是由爱好者自发组成,从事义务翻译,最开始在爱好者中流传,后来逐渐传播得更广泛。其中有不少字幕组的翻译非常好,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的翻译,他们不但准确恰当地表现出原著所表达的意思,还会照顾到中国观众的阅读习惯、文化传统等,有些翻译后比原著更加精彩,这可以算是一种翻译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字幕组实际上是传承了当年配音演员的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的追求。当然,字幕组也并非完全都是好的,也有一些翻译并不出色,但这也正常,各种各样的现象都同时存在,正是市场时代的特点,这也会促进整个翻译人群的不断前进,促使他们学习、提高。

  未来配音以儿童片居多

  儿童片的配音非常重要,小孩子和成人不同,让他们看字幕不太容易,因此配音就尤其重要,动画片也需要配音,因此,未来的配音,可能儿童片会更多,成人片会越来越少。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译制片还会再一次兴盛吗?

  张颐武:我想不太可能。对于翻译来说,一方面字幕翻译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因为开放程度的提高,眼界的扩展,当年那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很难再普遍出现了。今天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就影视剧的引进来说,外国电视剧、电影引进的非常多,特别是网络上。现在是一年35部,几乎每10天就有一部,原声片加中文字幕的翻译更占主流,这可能也是未来主要的翻译方式。

  北京晨报:那么未来配音还会存在吗?

  张颐武:配音肯定还会长期存在,这毫无疑问,不仅仅是为引进的外国片配音,还包括国内电影的配音,比如说演员普通话不太好,可能就需要配音演员;一些大明星因为档期不合适,现场无法收音,就可能需要后期配音等。此外,儿童片的配音也非常重要,小孩子和成人不同,让他们看字幕不太容易,因此配音就尤其重要,动画片也需要配音,因此,未来的配音,可能儿童片会更多,成人片会越来越少。

  北京晨报:那么中国影视在对外传播时会不会出现配音的问题呢?

  张颐武:可能不太会有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的许多电影也都远销国外,但一般都是字幕翻译,在国外主要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翻译。

  张颐武

  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和文化理论。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思想的踪迹》等论著。

  相关阅读

  译制片的兴衰

  译制片:广义的译制片就是指将原版影片的对白或解说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以该种语言配音混录或叠加字幕后的影片。狭义的译制片单纯指的是配音混录后的影片。

  起源:1948年1月8日,大上海大戏院公映了由20多个华侨译配的意大利影片《一舞难忘》。这是第一部在中国公映的“外国人说中国话”的电影。

  兴盛: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译制片进入辉煌时代,《虎口脱险》、《魂断蓝桥》、《茜茜公主》、《叶塞尼亚》、《佐罗》、《简·爱》、《追捕》、《尼罗河上的惨案》等一大批译制片风行中国,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衰落: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原声片开始流行,译制片逐渐衰退。

(来源:北京晨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