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中国年,最浓重的乡愁

郭文斌

2014年02月06日08:51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蛇年腊月,由央视四套《流行无限》编导宋鲁生汲引,受制片人王海涛之约,我到京做八集电视纪录片《中国年俗》的文字统筹。由此,得以观看被派往20多个省市的编导拍摄的年俗镜头。

  我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年,是中国人最浓重的乡愁。

  无论是“忙在腊月”“守在三十”“回在初二”,还是“玩在正月”“乐在正月”“吃在正月”,一组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唯美镜头,如同一位位故人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让人惊喜。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看你用什么目光去打量。这些充满着大美的画面,让人相信,“美丽中国”就在大地之上,只要我们愿意感受,愿意欣赏。

  大年中的仪式,已不单单是仪式,而是华夏子孙最稳固的基因排序,只要这样的基因排序不断裂,华夏儿女的精神大树就会长青,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大厦就会永远屹立。比之于经典传统、精英传统,民间传统更牢靠,更有生命力,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一度中断了经典传统,但是没有谁能够取消民间传统,取消掉春节。因此,回到春节,就是连根养根。在商风日盛、人情冷漠的今天,人们更希望一棵棵参天大树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为人们的心灵遮风挡雨。中国年,就是这样的苍松翠柏。现在,央视以纪实的方式为这棵大树浇水培土,无疑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大年中的道具,已不单单是道具,它是一个个符号,也是一个个念头,这些念头,一如一幕幕电影的底片,决定了中华大地这一巨大银幕展演的一出出电影。春联、窗花、年画、戏词、社火队的服装,都是如此。他们其实是一粒粒正面力量的种子,每年春天,都要播种一次,每年腊月,都要收获一次,如此反复,形成中华民族超稳定的心理结构和集体诉求。

  为此,春联已不单单是春联,而是中国人的心灵底片、中国人的传统大戏;窗花已不单单是窗花,而是中国人的心灵图纸、中国人的生命吟唱。爆竹、锣鼓、秧歌,是中国人向天地致敬的媒介,花馍馍、馒头、长面、饺子则是中国人以食为敬,以食感恩的载体。

  一则则春节故事,一幅幅让人陶醉的画面在眼前展开:无论是黄土高原,还是岭南乡村,人们无不慢下脚步,放下心事,在欢声笑语中,在微醺薄醉中,享受正月特有的光阴诗意、人间幸福。这种幸福,离开了大年,将不复存在。它是大年之树上结出的特有的岁月果实。

  想一下腊月的集市都让人美得战栗。小时候的我,拿着自己画的门神,到街上卖掉,换得一挂挂鞭炮的情景;手里攥着几张红纸,拿着一瓶墨汁,走在回家路上的情景,一如幻灯,一一浮现。累了,坐在山坡上,面前的集市,已是另一个世界,人们把对祖先的敬重,对儿女们的祝福,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都化在匆匆脚步里。

  现在回想,腊月的时光已经不是时光,而是天地共庆的道路。现在回想,腊月的日子已经不是日子,而是诸神降临的台阶。

  关于除夕守岁,我写过散文《守岁》,写过中篇《大年》,写过长篇《农历》,但仍然觉得没有抵达那个“守”字,儿时那种一寸一寸品尝时光的情景,讲给现代人,今天恐怕难以体会。但是,通过《中国年俗》的一组组镜头,我看到了自己当年的身影,它让我相信,在中华大地上,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大年迷。

  我喜欢编导们以“忙在腊月”为题讲腊月的年事,也喜欢“守在三十”这样的意象,但我把“乐在初二”改为“回在初二”,在我看来,初二是一个巨大的人伦美丽,这种美丽的背后,藏着我们无法言说的崇高。想想看,一个女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饱含着多少父母的辛劳,可是,正当他们有能力回报父母的时候,却离开了父母,转嫁他乡。对于娘家,这是怎样的一种“舍”,对于婆家,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得”。

  大年初二,中国人集体向这种养育之恩鸣谢。没有女子,就没有子孙后代,就没有家族血脉的延续。这女子,是岳丈岳母无私奉献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正是这些像桃花一样开遍大地的女子,延续着一家又一家的命脉,也延续着人类的命脉,因此,初二回娘家,已不单单是女婿对岳丈岳母大人的回敬,而是一种天地伦常。一个“回”字,让大年初二充满了亲情,也有了一丝甜蜜的忧伤,正是这个“回”字,让两家亲如一家,而让无数的两家亲如一家,正是华夏先祖梦寐以求的人间理想。

  初一祭祖,迎喜神,给本族长辈拜大年,天经地义。初二带着妻子回娘家,给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地义天经。

  想想吧,这一天,中华大地上,有多少条道路,有多少小夫妻,走在回娘家的路上。想想吧,这一天,中华大地上,有多少双眼睛,在望着大门口,盼着女儿女婿和外孙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年三十的饺子还留在锅里,给外孙准备的压岁钱还装在兜里,只等那一声清脆的“姥爷姥姥”传到耳边。如果说大年初一是一棵树干,初二就是它的枝,通过一根根华枝,亲情在大地上延伸;如果说大年初一是心脏,初二就是血管,通过一道道血管,亲情在大地上流淌。

  给岳丈岳母拜完年,接下来就要给所有亲威拜年了,那将是乡村中国整整半个月的事情,之于重礼守义的中国人来说,它的重要不亚于春种秋收,就这样,人们通过大地,收获庄稼,通过走动,收获情义。

  我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样说,有娘的地方才是故乡,有年的地方才是中国。人们之所以越来越重视大年,正是因为她是中华民族的根系所在,元气所在。她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情感魅力,有效调剂着现代人的危机感、失落感,缓解着超快生活节奏给现代人带来的同样无与伦比的压力和焦虑。

  无疑,年是中国最浓重的乡愁。

  留住了大年,就留住了中华民族的根。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06日 07 版)

(责编:黄维、许心怡)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