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6日讯 今日,由北京市文资办主办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的二次腾飞——2014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才研讨会”在京举行,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主题对话环节上,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认为,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能够发展,开放的、宽容的、张弛有度的管理制度是保障,特别是从人才、到机制创新到体制保障。点击进入直播专题>>>>
庹祖海
以下是文字实录:
今天对话的主题是《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几年前我出版过自己一本文集,叫做《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思维》,看来跟今天这个主题有一点贴切,在我的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互联网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市场秩序的监管。谈到产业的融合,我觉得网络和文化产业市场之间的融合特别引人注目。刚才谈到互联网精神、互联网思维,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应当是指互联网具有的开放、透明、公平、自由等特质,已经不再是一种物理性质的、实物性质的互联网的,而是超越这个之上,变成一种思维,变成一种精神,这样一种精神和整个时代发展的精神相一致,因此,在这种层面上讲,互联网思维是我们时代的一种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的一种体现。
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我们的文化发展和互联网思维结合起来,就具有了强大的创新的能力。这几年参加的互联网论坛很多,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这个行业有什么特点呢?创新,大家都说是创新,创新是由什么来驱动的呢?是由什么来体现的呢?是由什么来保障的呢?这是大家探讨的问题,我觉得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当然,在市场中企业是主体,但是企业是由人才队伍构成的,只有把各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汇聚成团队才可以推动这个行业的创新。接着要问的是人才如何能够聚集到这样一个领域里面来?显然,我认为经济的驱动力是最为主要的,表现在这个领域就是有广阔的创新的空间、行业发展领域,它的推动力来自于投资,来自于金融的保障和创新,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之所以发展这么好,是由金融创新活动来支撑的,特别是投融资体制方面的创新,有风险投资,才有今天互联网文化乃至整个互联网格局,驱动力来自于金融的创新,或者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撑。金融又为何能够投入到这个领域?第三点应该是制度环境,没有制度环境,包括金融在内的投资驱动力不能发挥作用,人才也不能够自动的创新,我认为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能够发展,开放的、宽容的、张弛有度的管理制度是保障,相对来说,文化领域管理起来是比较严格的,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中央提出两轮驱动,而且把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发展,而且积极推动互联网文化的发展,再加上监管,这样一个思路保障了文化产业特别是互联网与文化结合这块产业的良性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