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饰演常四爷
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一部话剧从1958年一直演到了现在?50多年来,又是什么让观众对两代演员650多场的演出百看不厌?2月27日至3月1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招牌话剧《茶馆》将在河南艺术中心拉开2014年全国巡演的首幕。近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北京人艺副院长濮存昕,他的言谈中,满满的都是对《茶馆》的自信。
如果说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文化经典,那么毫无疑问,《茶馆》是上世纪50年代话剧界的扛鼎之作。濮存昕告诉记者:“北京人艺的《茶馆》是剧院前辈创作的一出经典剧目,我们希望把《茶馆》这部作品一直继承、创新、发展下去,让它同样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
话剧带来的文学享受是直指心灵的,观众坐在剧场里面,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味其中的文学气息,得到心灵上的欢愉和艺术上的享受。《茶馆》第三幕中,王立发、 秦二爷、常四爷几十年后的相见曾让无数观众感触良多,陷入时间的沧桑中无法自拔。濮存昕说,10年前他还在模拟前辈们的表演,现在自己内心也有了这种沧桑,“我们代老舍先生、代角色跟观众掏心窝子,讲家国情怀,论人生坎坷,嬉笑怒骂,为自己撒纸钱,我觉得对那些经历过沧桑人生、对文学敏感的观众来说,这个时刻是难得的。”
当常四爷掏心窝子地说“我爱咱们的国,可是谁爱我”的时候,相信观众会联想到自己的家国情怀及曾遇到过的坎坷、磨难、沧桑,“这段深刻体现了老舍先生伟大的文学力量,老一辈演员每次排到这段,我们都会跑去看,百看不厌。你要说值不值得来剧场看一次《茶馆》,冲这段就值得。”濮存昕说。
话剧《茶馆》所讲述的故事似乎远远偏离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内容。对于当下的观众来说,《茶馆》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濮存昕说:“我们的姓氏、文化、父老、家乡情怀其实都在《茶馆》里面得到了体现,它不是一个逗乐的、消遣的话剧,在排演的过程中我们不会刻意去讨好观众,只是尽量把老舍先生的东西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对于即将到郑州的演出,濮存昕充满期待:“我觉得留下来的东西,经过这么多观众观看、这么多年演出,仍旧被认为是值得看的东西,那么它也会受到河南观众的欢迎。”(记者 杨丽萍)
(来源:郑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