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相声说成段子,不值钱了!
曾经红火了一阵的相声,如今似乎又出了问题。
今年央视春晚上,破天荒只有一个相声节目;即便是这个相声,也没能博得观众一笑。有人评论说,这段相声中的包袱大部分都是网络段子,所以“笑果”并不那么劲爆,微微一笑就好。曾几何时,网络段子一度备受相声演员青睐,甚至有相声大腕放言,要专门搜集网络段子用于相声创作。如今,这种做法却遭到观众诟病。就连相声界人士自己都说:“把相声说成段子,我们的玩意儿就不值钱了!”
相声患上了“段子病”
“我媳妇儿打了我一巴掌,我说有本事你再打一巴掌,呱唧,她又打了我一巴掌,我就说看在你这么听话的份上就原谅你了……”
“梁哥的媳妇呱唧打了他一巴掌,梁哥不服气地说,有本事你再打,结果他媳妇呱唧呱唧又连着打了他几巴掌。你猜梁哥怎么说?他说,你这么听话我就原谅你了……”
听到这儿,正在开车的于先生忍不住低头看了一眼收音机:“没换台呀!”细一琢磨,原来这是同一个广播节目里播出的两段相声,一个是天津相声演员说的,一个是北京相声演员说的,用的包袱居然是完全相同的网络段子。
网络段子泛滥于相声界,圈内人早已见怪不怪。用著名相声演员李伟健的话说:“这几年甭管是剧场还是电视台,在一段时间内总能听到似曾相识的网络段子。”有一年,他参加央视春晚的节目选拔,几个相声组合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相同的网络段子,“那可真是‘撞车’撞得稀里哗啦,最后只能看谁腕儿大谁就用这个段子了。”
说起这件事,知名相声团体嘻哈包袱铺的掌柜高晓攀毫不犹豫地抛出四个字——“病入膏肓”。“不是我说得夸张,这真的就是我们的现状。”高晓攀说,相声创作讲究未提笔先立意,但现在完全反过来了,“有的人看到网上最近有什么比较好玩儿的段子,就搜集同类型的其他段子,再把这些段子生拉硬拽地放到一起,就算是一个相声了。”以前学相声要拜师学艺,要有老师手把手地“上段子”,现在很多人干脆拜网络为师,似乎只要会上网就能说相声了。
一抖就响的“好包袱”
有段时间,一个关于用方言说倒车提示的段子特别火,微博转发量足有几十万次。这让李伟健坐不住了:“那段子真火,谁听了都会笑个不停,你要不知道简直就太OUT了。”他一直努力着想把这个段子塞到自己的一个相声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行内似乎都默认,你的相声里要是没有段子就不时尚。”
网络段子对相声演员的最大诱惑,在于它的舞台效果“又响又脆”。相声演员琢磨一个包袱往往得花很长时间,一年能出一个叫得响的新作品都很不容易,可是那些网络段子,有时真让人拍案叫绝。李伟健举了个例子:“有一年‘超女’比赛出了个曾轶可,我们一说‘绵羊音’三个字,底下观众就笑了,这是传统相声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相声团体鸣乐汇负责人李鸣宇认为,网络段子作为包袱之所以能够一抖就响,与现在小剧场相声的创作主体和受众主体都是年轻人不无关系。“相声讲究铺垫,如果你选择了大家都熟悉的网络段子,那么等于在开始说这个段子之前就有了铺垫,大家都有共鸣,笑声起来得就快。”李鸣宇说。
包袱响了,味儿没了
网络段子固然包袱抖得响,可是明显后劲不足。“现在的相声听着挺可乐,听完就忘了,再听第二遍就一点味儿都没了。”相声爱好者于先生说,他现在到剧场听相声总觉得失望,“马三立、刘宝瑞他们的相声,听多少遍都不腻,还越听越觉得好,差在哪儿呢?”
在李伟健看来,这正是相声与网络段子的不同之处。传统相声有着自己独特的技巧、技法,一部作品有垫话,有正活,有瓢把,有底,要铺平垫稳、三翻四抖,通过贯穿的一条主线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塑造独特的人物,让观众笑过之后还能记住这个角色。马三立的《逗你玩儿》《钓鱼》等相声虽然短,但都给观众留下了印象深刻的人物角色。“现在用网络段子罗列的相声,为了抖包袱而抖包袱,根本没有塑造人物、讲述故事的过程,可不是说完就完了。”李伟健说。
李鸣宇认为,相声的魅力在于意料之外。“你要和观众比意外性,你说的都是他知道的,他就会失望,他们更想享受那种猜不到的过程。”他发现,段子的泛滥也让相声演员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悄悄发生变化,“以前在观众眼里我们是创造笑声的人,仰视着我们;现在我们成了网络段子搬运工,他们也就不以为然了。”
对于这个问题,高晓攀想得更长远:“要想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得有能留得下来的作品,而网络段子由于在时间上的局限性,离开当时的空间和环境,包袱就很难响了。”
丢了段子“置产业”
今年春节,陕西相声演员苗阜和王声总算为相声界挽回了面子。他们表演的作品《满腹经纶》,因为没有使用任何网络段子,被称为“业界良心”。
苗阜说,用网络段子虽然出效果快,观众也容易接受,但这样的相声流传不下来。“我希望我们做出的相声能像老一辈那些传统相声一样,过十年二十年稍微修改修改还能用,我们行里管这叫给相声‘置产业’。”
其他一些相声演员也已经在反思这件事情。
高晓攀获得央视相声大赛金奖的作品《救,不救?》,就是一个源于社会热点事件,但却不用网络段子堆砌的作品。“我们要创造时代的流行语,而不是拾人牙慧。”高晓攀说,“如果你真的爱相声,你会享受创作过程中艰难的快乐,如果一个艺术作品中没有创作者的思想,没有长时间的打磨,又怎么能够称之为艺术作品?”
李伟健和他的作者康珣也定下了规矩:要躲着网络走。李鸣宇则认为,躲不是最好的办法。网络是现代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完全躲着走,就是躲着生活本身。“从网络中寻找创作素材和照搬原抄是两回事,好的创作者应该学会将网络的智慧融化到你的作品中。”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