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甲午战争对于清朝以及中国近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为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
记者:甲午战争对清朝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马勇:甲午战争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打断了清朝已经启动了3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
清朝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以后,被迫向西方学习,此前清朝一直是拒绝学习西方的。从1860年开始的洋务运动,尽管有很多缺点,但清朝毕竟是按照自己沉稳、缓慢的步骤在往前发展,推动了军事工业的发展,保持了相对完整的主权,北洋海军的实力还曾是“亚洲第一”。
从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这34年是清朝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开始。最大限度地保持外部和平,一定是有利于清朝的。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慢慢地将来也许会有政治改革,但甲午战争的爆发,打断了这一进程。
记者:甲午战败后,当时的仁人志士有着什么样的表现?
马勇: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无数中国人心痛不已,也都在反思为什么我们失败了?为什么一个大国竟然败给一个小国,“天朝上国”竟然败给了自己以前的学生?
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我们政治上落后。此后,康有为提出“维新变法”,孙中山主张“人民政治”。与此同时,清政府在割地、赔款后,也意识到日本值得我们学习。既然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为何日本能进行改革,能变得强大,我们就做不到?此后,大规模的留学生去往日本,从学欧美转为学日本。鲁迅、杨度、黄兴、宋教仁、李大钊、陈独秀、郭沫若等人都去日本学习过。
这表明中国人民是善于学习的民族,这也是中国文明的伟大之处。
记者:120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甲午战争这段屈辱的历史?
马勇:甲午战争过去120年了,今天的我们应该记住历史的教训,而不光是记住仇恨。我们应当看到,二战以后,日本是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但用了30年的时间,日本又领先中国很多。我们自身的发展出了问题。
最近这30年,中国向全世界释放了善意,和世界来往,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的长处就在于,中国人民是善于学习的。但我们也有短处,就是太容易自傲了,稍微发展一点,“天朝上国”的心态就出来了,应该打掉这种“天朝上国”式的傲慢。
今天的我们,要寻找正义的力量,要向强者学习,向一切进步的文明学习。哪个方面不足,就改革哪个方面。希望我们国家走上和平、建设的道路。
本报记者 许前程 J198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