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正在内蒙古大学博物馆进行的史料图片展。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提供图片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11日电 (乌瑶)11日,“内蒙古少数民族历史影像资料赠送仪式”在(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博物馆进行。据悉,这已是英国剑桥大学与内蒙古大学携手举办民族史料赠送仪式的内蒙古最后一站。
此次涉及赠送的是英国剑桥大学学者埃塞尔·琳达格林博士与丈夫奥斯卡·玛门于1927—1933年间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拍摄和收集的16000余张照片(有重复,有效照片有一万余张)和13个纪录片,这些材料此前一直保存于剑桥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MAA)。其于2012年被剑桥大学UradynBulag教授发现,之后在与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那顺巴依尔教授的共同努力下,由内蒙古大学提供资金支持,剑桥大学把影像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与内蒙古大学共享,同时这份合作成果共享给了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部分相关博物馆。目前已整理出6000余张照片和13个纪录片,其余照片整理完成后也将陆续“回家”。
按照日程安排,剑桥大学于7日在内蒙古大学举行赠送仪式并签订了双方合作备忘录,双方均表示未来会继续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之后分别于9日、10日、11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博物馆、敖鲁古雅—鄂温克博物馆、鄂伦春博物馆举行赠送仪式。此外,这份资料还计划于近日赠送给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民族博物馆。
据内蒙古大学提供资料显示,这些影像资料记录了当时内蒙古当地重要的民族志资料和社会历史数据,已然构成了内蒙古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料涉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敖包祭祀、班禅喇嘛、寺庙、集市、三少民族的游猎生活、传统蒙古族村庄和定居点的日常等多方面内容。
内蒙古大学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教授表示:“内蒙古少数民族珍贵影像资料的回归能够使我们更加注重加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努力推动内蒙古历史和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国乃至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全面发展。”
“剑桥大学的全球化资源共享行为体现出了大学的‘大精神’。这些资料很重要,是英国人近百年前的‘洋视角’,也有历史价值。我们对资料的研究使用已经有了很多想法,比如从历史记忆、文化变迁等角度入手研究。”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斯琴博士如是表示。
“这些资料通过把正在发生的历史逼真地记录下来,使历史的本来面貌得以真实的定格,在与文献、典籍的相互印证中,展现出历史的原貌,对研究、挖掘鄂伦春民族文化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鄂伦春博物馆馆长王艳梅继续表示。“我馆将对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进行展出、科学保护,并以我馆现有的技术和设备,充分发挥这些古老影像资料的作用。”
据了解,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已挑选出60张有代表性的老照片,于7日起在学校博物馆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