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电视剧评选活动的最终结果业已揭晓,共有30部电视剧作品在此次评选中获奖。作为对最近两年来中国电视剧创作和生产情况的一次全面检视和总结,本届获奖作品基本展现了电视剧艺术最新发展的总趋势、艺术水准和文化风貌。这些作品既致力于题材的开掘和主题的深化,也注重形式和风格的探索,它们在多重意义上为电视剧艺术如何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寻找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向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和启示。
折射历史风云
在本届获奖电视剧中,直接再现中国当代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不少,其中既有展现当代政治领袖历史功绩的《毛泽东》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也有颂扬当代英模的《焦裕禄》《杨善洲》。除此之外,还有《聂荣臻》《刘伯承元帅》《陈云》以及《寻路》和《领袖》等影响了现当代中国历史的人物群像塑造的作品。排除其中的某些偶然性因素,如此众多反映当代史重要人物作品的同期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现当代历史对于当下视野的形成所应具有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历史人物各自以其独特的性格与经历折射出了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内涵。当代中国的曲折发展历程,尤其是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已使得对这段历史的梳理成为必要。
感应社会脉搏
改革开放的30多年实践以及当下社会情境中的诸多问题,成为另一种具有宏大抱负的电视剧的取材对象。《温州一家人》《我的土地我的家》都聚焦于改革的历史实践,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温州一家人》通过温州瑞安古村农民周万顺一家两代人在改革开放后走出乡关、跨出国门并在商海几度沉浮的经历,绘制的是当代中国又一部创业史。
目前,以宏观视角反映工业领域改革开放情况的作品尚不多见,《大路上》是在表现这一领域中的一部较有特点的作品。该剧充满危机意识,正视现实,不回避国企改革中的问题和矛盾。它以北方重工集团、沈阳机床集团、特变电工集团、远大集团等几家大型国企、民企为创作原型,对国有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艰辛历程进行了反思性回顾。
电视剧的敏锐触角也同样感受到了当下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众多新现实和新命题,比如,《青果巷》和《幸福生活万年长》两剧就以完全不同的风格和主题对这类新的命题做出了回应。它们都立足于各自的地方生活现实和文化传统,成功地将这些新的主题融入到富有人情味的叙事之中,并在如歌如画的江南水乡风情的展示中,巧妙地传达出对城市发展与地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这一新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幸福生活万年长》则在反映当下新农村建设现实状况的同时,以诙谐幽默的风格传递了生态保护的观念。
体察世事冷暖
毋庸讳言,中国电视剧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一些独特的功能,社会责任在电视剧的艺术实践中一向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强调,这使得电视剧制作者对那些展现大时代云卷云舒的题材更感兴趣,甚至连一些描写普通生活素材的剧目也常常尽力把剧情与大事件、大主题联系起来,以为这样才可以使电视剧在思想和艺术价值上得到升华,这至少是一种误解。事实上,题材与价值的关系远非如此简单。那些能够真正把镜头深入普通人的世界、感应人情冷暖、体察内心幽隐的电视剧作品,在传递敦世厉俗的积极价值方面未必输于空洞的宏大叙事,因为,家国之思最终总要落实到芸芸众生的寻常日用之间。在本届获奖电视剧中,它们带着平和的目光和诚笃的感情,将人间暖意播布于电视剧的影像世界中。
《老有所依》和《有你才幸福》都不同程度地触及了老龄化问题,但它们却将这类社会困局放到了具体的日常生活之中加以展现,让一种强烈的社会焦虑在温婉的伦常叙事中寻找缓解的路径。根据作家毕飞宇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推拿》,讲述的是盲人推拿师的故事。在与都市五光十色的生活空间形成强烈对比的狭小按摩室里,在与外部世界和各色人等的交往中,这群视障人士在内心火种的明灭之间,不但闪射出锐利的人性光芒,也反映了我们时代生活的症结。
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和功能定位向来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在大众消费与严肃的思想和艺术追求之间,在苍白的观念演绎与一味的低俗娱乐之间,其实存在着极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和艺术探索的天地。而且,优秀的电视剧作品既可以去绘制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画卷,也可以是对人类境遇与人性内涵深刻且细致的表达。这是本届获奖作品总体上传递出来的一个很有价值的信息。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25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