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2014《鸟巢·吸引》将落幕 鸟巢成为文创产业孵化器

2014年09月30日10: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2014《鸟巢·吸引》将落幕 鸟巢成为文创产业孵化器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30日讯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首个大型视听驻场秀——2014珍藏版《鸟巢·吸引》将于今天完美收官。在2014演出季期间,共有超过二十余万人次观众观看了该演出。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到,《鸟巢·吸引》已经连续演出三年,观看人数达到近六十万人次。《鸟巢·吸引》探索出一条奥运会主体育场赛后利用之路,鸟巢已成为北京文体创意产业的孵化器。

《鸟巢·吸引》视听效果获观众肯定

  对于《鸟巢?吸引》的视觉效果,观众们给予了高度肯定。来自顺义的杜先生说:“这场演出太震撼了,不管从视听感觉来说,还是舞台特技效果,都称得上超一流的。直到演出结束,我仍觉得有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感觉。” 连续三年关注《鸟巢·吸引》剧目的观众马先生表示:“连续三年的不断进步,《鸟巢·吸引》从2012年初次诞生的雏鸟,在创作团队的不断精雕细琢中,如今经过三年的历练已经变成的凤凰,正展翅飞翔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这个世界罕有的舞台上浴火重生。”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本季《鸟巢·吸引》演出在视觉特效方面邀请了奥斯卡金像奖得主PIXOMONDO视觉特效公司加盟,在剧情呈现、舞美视觉、音乐声效、演员表演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演出通过高空威亚表演、巨幅裸眼3D视效、13.1声道环绕声系统等方式,为观众营造良好的视听体验。

中外艺术家接力创作《鸟巢·吸引》

  除了获得观众赞誉的声光电效果,《鸟巢·吸引》的故事内核也传递了爱与温暖的社会正能量。《鸟巢·吸引》讲述了象征大自然的女孩“凌”、代表人类的男孩“凡”和反自然、吸食色彩的“色魔”之间的纠葛与冲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主题从一个充满爱、谱写爱、传递爱的“大爱故事”升华到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共生的深刻内涵。

  三个演出季中,陆川、路建康、赵丽萍、杨嵘、卞留念、贾清云、沈剑勤、萧丽河、韩立勋、田辉,以及PIXOMONDO公司的一大批中外艺术家用接力的方式投入到《鸟巢·吸引》的创作中。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获悉,从2012年开始,《鸟巢·吸引》于每年秋季在鸟巢上演,每年使用总长超过十万米的高空威亚、3600平方米LED,加上涟漪舞台、户外全息成像技术、人屏互动技术、360度旋转水景等,将表演空间扩展到海、陆、空多维的表演空间。

  《鸟巢·吸引》出品人、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爱庆说,一部文化作品仅仅对视觉、听觉造成冲击,满足感官的享受,只能称其为文化消费品。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作品兼具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才能够触摸人心,有所感悟。

  2014《鸟巢·吸引》即将落下帷幕。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到,《鸟巢·吸引》未来将进入剧场,进行各地巡演。结合宏大震撼的视觉冲击与剧情化的歌舞表演,继续描绘激动人心的中国梦、讲述动人心弦的故事、传递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

鸟巢成为北京文体创意产业孵化器

  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北京奥运会后,赛事主体育场鸟巢逐步探索多元化经营发展,转型为集旅游景点、体育场馆、娱乐休闲场所、顶级品牌展馆,演艺舞台功能于一身的文体创意产业的孵化器。作为鸟巢赛后利用的重磅项目《鸟巢·吸引》,以其为核心的文化体育产业布局也已基本成型。

  《鸟巢·吸引》出品人、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爱庆说,《鸟巢·吸引》作为首个全球奥运会主体育场上演的大型驻场秀,已经成为鸟巢一系列大型赛演活动中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鸟巢人探索场馆利用“中国模式”和文艺精品传递“中国梦”的双重理想。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还了解到,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将继续深入开发鸟巢的赛后利用,策划制作一批具备现代创新视野的国际文化精品,并孵化相关产业,打造北京的鸟巢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产业链运作模式。

(来源:中国经济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