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分析:如何培养优质藏书家?

2014年11月03日08:44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分析:如何培养优质藏书家?

  原标题:如何培养优质藏书家

  熟悉藏书史的人都知道,藏书家是如何的一群人。他们固然为搜集各种珍本图书不遗余力,但是当这种对书之爱上升到一定痴迷程度后,这群人就变成了“书奴”,为了一本好书,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多愁善感、乖戾颠倒、自私自利、不切实际、奢侈放纵、反复无常。二十世纪著名的藏书家之一罗森巴赫博士提到:“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有人甘冒倾家荡产的风险,不远万里,走遍半个世界,和朋友绝交,甚至撒谎偷骗,都是为了一本书。”他甚至说藏书家、他的同行,都是“一群展翅待飞的秃鹫,耐心地等候某个同行归天,随后就猛冲下来扑向逝者的藏品,凶残地攫走一些垂涎已久的珍宝。”描述得藏书家像是一个自相残杀的非人类族群。

  如此说来,藏书家只能是一个孤独的职业。但是偏偏有人不信邪,想通过大学教育培养出优质藏书家。哈佛大学的乔治·帕克·温希普是哈佛的首位珍本藏书专家,这位知名藏书家除了打理哈佛图书馆的珍本藏书,还有一项别人难以企及的能力:他能从一大群学生当中认出将会捐助母校的人,同时用别出心裁的方法培养他们对藏书的兴趣。

  这门神秘培养藏书家的课程,上课环境也别具一格。学生不是在普通的教室上课,而是聚坐在装潢雅致的珍本藏书室。在那个如宫殿一般奢华舒适的藏书室里,学生们围着熊熊的炉火,聆听导师温希普娓娓道来。温希普时不时把玩着泥金装饰写本与摇篮本,让学生细细端详。他很少做指导,谈得最多的是欣赏书籍之美与书籍的文学背景。他强调的是作为创造物、艺术品、时空等重要因素的书,而不是斤斤计较于页码、校勘等寡淡无味的枝节。这种别出心裁的讲授方式,再加上温希普的妙语连珠、学识渊博,让当时上课的学生乐在其中,如痴如醉。

  这种独特的培养藏书家的方式还真有效果。不少修过温希普课程的富家子弟,在成为了各大家族的继承人之后,都逐渐沉迷于搜集图书之好。他们不少人都出资在哈佛建造存放珍本古籍的图书馆,向自己的母校捐献自己收藏的私人藏品和名家手稿。

(来源:广州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