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北京曲艺市场不复盛世 传承需人才

2014年11月04日07:3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曲艺市场不复盛世 传承需人才

   原标题:曲艺在当下的“说学逗唱”

   俗话说,“生书熟戏,听不够的曲艺”。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曾几何时,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徐家汇、天津的“三不管”、沈阳的北市场、开封的相国寺等,都是曲艺演出繁盛的所在。

   北京是曲艺重镇,京韵大鼓、梅花大鼓、铁片大鼓……不仅艺术品种众多,其清新雅致的品格更使得北京曲艺独具魅力,并拥有大量知音。让我们来看看北京曲艺的现状。

   演出减少,但不必过分担心

   上世纪中叶,北京曲艺演出市场红火、名家迭出。北京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相声名家李金斗说:“像当年的高凤山、曹保禄、谭凤元、关学曾诸位先生,要么是流派创始人,要么是业内公认的艺术大师。这些艺术家创造了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很受欢迎。”据李金斗介绍,当时有位表演口技的汤金城(一作汤金澄),与一般口技表演口中含着哨子不同,汤金城是完全靠口腔器官模仿各种声音,堪称一绝。在许多曲艺演出中,汤金城常常第一个出场,观众一见他就安静地坐下不肯走了。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曲艺演出频率渐渐降低,一些曲艺品种也随着身怀绝技的老艺术家过世而消失。“像过去刘德顺先生表演的武戏法,一路跟头一番活儿,令人目不暇接,但是现在武戏法已经失传了。”李金斗说。

   “我父亲说书的时候,北京有100多家书馆;我学艺的时候,北京有40多家书馆;今天,北京大约只有3家书馆。”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说。尽管曲艺演出不复当初盛势,但连丽如并不认为这意味着曲艺衰落。“我学艺的时候,北京曲艺界想找一个和我一样高中学历的女孩非常困难,但现在硕士、博士都已经很常见了。”连丽如说,“同样道理,现在各种艺术样式和相关人才很多,观众的选择非常丰富,我们曲艺仍能占据一席之地,我已经很满足了。”

   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相声名家笑林也持同样意见:“今天的曲艺演出不如几十年前红火是文艺品类多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对这种现象给予重视是必需的,但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必过分担心。”

   精练灵活,继承发扬出精品

   纵然曲艺不复当年的风光,但它的艺术价值不容抹杀。李金斗说:“短小精悍、形式灵活,这是曲艺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比如某天早上发生了一件老百姓普遍关心的事情,曲艺演员可以下午创排,晚上就把这个素材搬上舞台,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李金斗的话不仅道出了曲艺的优势,而且点明了曲艺作品创作的要旨——关注当下生活,与时俱进。

   这一点可以说是打造经典曲艺作品的不二法门。“相声在上个世纪中、末叶的红火主要是因为出现了大量新创作的相声,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脉搏,饱含时代精神,很受观众欢迎。”笑林说。

   应当与时俱进的不仅是作品的内容,还包括表现形式。据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京韵大鼓名家种玉杰介绍,在骆玉笙之前,京韵大鼓表演《击鼓骂曹》都是用单键击鼓,由骆玉笙改为双键击鼓,并引入京剧曲牌《夜深沉》。当时也曾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事实证明,骆玉笙的创新发展了艺术,征服了观众。

   发扬创新可以让曲艺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吸引更多当代的年轻观众,而发扬创新的根基则在于继承传统。对此,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马玉萍深有体会,也有过非常成功的艺术创造。马玉萍说:“我演过大量的传统节目。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韩英见娘》时,我把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曲目《洪湖水浪打浪》的部分音型吸收到河南坠子里,最终呈现出来还是河南坠子的传统韵味,但唱腔更为讲究、圆润了。”

   渴求舞台,实践磨练出人才

   一个艺术品种想要传承发展,除了作品,还必须有人才。

   笑林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和活法,我们这代人只能尽力去理解他们,但是让我们创作出贴近当今年轻人的作品来,的确非常困难。”因此对于新作新人,笑林的态度是在不伤害其锐气的前提下,尽量多给予指导和帮助。近日,笑林在某相声大赛现场发现了几位很有潜力的年轻演员,尽管与他们素不相识,但笑林还是毫无保留地为他们提出中肯的意见。

   “我年轻的时候就时常感到老艺术家对我不够重视,当时一度很苦恼。”连丽如说,“将心比心,我上了年纪,能给年轻人让的位置我都让出来。比如我本可以60岁退休,但是我55岁就退休了,让出一个国家一级演员名额,多给年轻人机会。”

   老艺术家纷纷用行动支持、关怀着年轻人。连丽如收了几位门生,传承评书艺术,梁彦就是连丽如的得意弟子之一。梁彦在某出版社任职,出于家庭熏陶和个人爱好学习评书,2007年拜师,次年即登台演出。“每个周六,连先生、王玥波还有我,都会到北京西城区第二文化馆说书,每人一小时。”尽管不是专业演员,但几年的舞台磨练下来,梁彦的水准早已到了专业的程度。梁彦说:“多年来,每一场的观众都在200人左右,其中约有八成是年轻观众,且绝大部分是几年来每场必到的。”

   可见,固定的场馆、稳定的演出频率,不仅锻炼了演员,也培养了观众。种玉杰说:“我认为将曲艺做成驻场演出是把它传承下去的终南捷径,并且这一点不需要太多财力就可以做到。演员必须要靠舞台实践去磨练,演出多了,观众的欣赏水平也会提高,这样观众又会对演员提出更高要求,促进演员提升业务水平。”

   马玉萍的看法与种玉杰不谋而合,对舞台的渴求是众多曲艺界老艺术家的共同心声。北京市文联、北京曲艺家协会举办的“北京曲艺抢救性保护工程”系列活动的寄托之一正是为曲艺演员提供舞台。李金斗说:“我们办了一些活动,但是这些还不够,我们很希望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曲艺给予更大支持,各方共同努力把曲艺传承好、发展好。”

(来源:中国文化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