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清明节应该怎么过:国与家共祭 哀与乐并存

2015年03月26日16: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清明节 应该怎么过

  清明节又到了。

  国与家共祭,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这是清明节民俗活动的最大特点,也是千百年来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诗意化留存的重要原因。

  首先,它是国家公祭人文先祖轩辕黄帝的日子,也是家人一起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

  在清明节,人们为先祖扫墓。扫墓是追思亲人的活动。它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的孝道的具体表现。借此,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公祭黄帝陵,就是以官方名义组织有严格规模、等级和仪式的大型祭祀活动。追溯历史,对黄帝的公祭,大致起于春秋时期,此后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其次,“清明”二字含有水清物茂、天气明朗的意思,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对古代中国农业社会来说,“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还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还有,清明前后,春光明媚,到郊外踏青游玩、亲近自然,也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旧时,清明节众人郊游的场景非常盛大。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这是一种中华民族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观念。清明前后,万物回春,气候宜人,亲近大自然是符合人性的和谐关系。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清明这个节日体现得尤为明显,南北方都有自己不同的民风民俗,在祭扫、玩乐、饮食上各有特色。但无论仪式上有何区别,清明的精神主旨都是一致的,就是缅怀祖先,亲近自然,应时农耕。

  清明节是古代的节日,但现在纪念清明节的人们却生活在现代。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革命性的转变期,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生活转向城市生活。这要求我们在过传统节日时,一方面要继承发扬,另一方面要改革创新。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