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的热爱与崇拜
尽管朱可夫出自骑兵学校,骑术绝对一流,但为了准备胜利日阅兵,他还是坚持去进行训练,这让骑马行进在红场上的朱可夫,愈发威风凛凛。
艾拉颇为珍惜一张照片,那是朱可夫的高光时刻:1945年5月8日深夜,在柏林郊外,朱可夫主持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并代表苏联签字。
关于父亲的记忆,艾拉似乎希望将时光永久停留在“二战”时期,在她不算宽敞的客厅里,悬挂的朱可夫的照片几乎全是这一阶段的,少见战后乃至晚年朱可夫的形象。
新京报记者问及,和父亲的交往,有哪几件事印象最为深刻?艾拉回答也是全是在“二战”中。一次是莫斯科保卫战,艾拉在母亲的带领下,和妹妹去到前线看望父亲。
家人的到来让朱可夫难得放松。事实上,在当时紧张的战争形势下,朱可夫每天能睡两三个小时已属奢侈。妻子、女儿的到来让朱可夫开心不已,他带着家人在雪地里散步,送给女儿毛绒玩具和糖果,一家人咯吱咯吱走在雪地里,温馨异常。
“很多人都认为他顽强、好战,但在我们面前从未见这样,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和蔼的父亲,从来没有责骂过我们,非常体贴人……”艾拉回忆说,她给记者看了当时一家人的留影。
第二次是“二战”胜利后,朱可夫自柏林返回莫斯科,准备胜利日阅兵。艾拉难得的再次和父亲相聚,“我和妹妹又一次见到他,满心欢喜,而和我们在一起时,父亲也非常开心。”
这是朱可夫元帅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家庭生活的一次重大事件。艾拉记得,当时家人忙着整理父亲的戎装,而她则和妹妹围着爸爸,“用布一遍遍擦父亲的勋章,使它们看起来更加闪亮。”
朱可夫一共四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被授予“胜利”最高奖章,六次获得列宁奖章,还有许多别的奖章,这使得他的戎装显得不够大,因为不少勋章无处可挂。
艾拉提及墙上挂着那幅父亲骑着马的照片。尽管朱可夫出自骑兵学校,年轻时候就是个优秀的骑手,但庄重的仪式下,朱可夫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还是去接受练习。这使得朱可夫骑着马行进在红场上时,显得愈发威风凛凛。
女儿成为朱可夫胜利日演讲的第一批听众。艾拉回忆,当时父亲在家中多次排练,为了更逼真一些,元帅让家人充当听众,“父亲说,我和妹妹使劲鼓掌”。
“在阅兵那天,我和妹妹站在观礼台上,丝毫没有注意到降落的雨滴。当爸爸骑着马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他是如此伟岸,以至于我一直不停地在心里呐喊:‘这是我爸爸!’‘这是我爸爸!’我骄傲极了。”艾拉回忆。
彼时,朱可夫的声望在苏联如日中天,艾拉和全苏联人一起,陷入对朱可夫的无限热爱与崇拜。这一年,艾拉17岁。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