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罗大佑总结三十年电影音乐之路 称不好意思当"教父"

古珺姝

2015年07月30日07:58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罗大佑:不好意思当“教父”,压力很大

  今日,由吴宇森执导的影片《太平轮·彼岸》正式上映。赶在这一艘载着形形色色人类的轮船抵达彼岸之前,我们连饭也没吃,决定搭车赶去拜访撰写影片主题曲、不愿做“教父”的罗大佑。这一次,我们不去讨论《童年》、不翻《之乎者也》的旧账、不追问纵贯线“在路上”的各种,而是用电影与音乐穿线,从《闪亮的日子》说起,延展到追逐彼岸的《太平轮》。对话间,刘文正、音乐工厂、黄霑、林夕、《皇后大道东》、杜琪峰、吴宇森……各种关键词依傍着时间轴跳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随着罗大佑的情绪起伏被道出。虽然这位乐坛前辈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访问过程中谦虚措辞,然而在梳理他与电影发生连接的线索过程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认识到他的成就,得出“罗大佑不可被复制”的结论。

  初出茅庐

  台北学医

  1977年 《闪亮的日子》 导演:刘维斌

  主题曲《闪亮的日子》 演唱:刘文正

  那时我大学五年级,曾经一起做学生乐队的鼓手王振华是《闪亮的日子》的副导演,因为导演需要一个懂合唱团音乐的人来参与,所以他介绍导演给我这个机会。(第一次创作是否觉得新鲜,有紧张感?)当然会,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他在电话里跟我讲,导演不一定用,你试试吧。那我就试试看。我给导演听的时候,他看起来也算满意,就这样成功了。(所以这件事是得到父亲认同的转折点吗?)我父亲那时候完全不觉得做音乐可以生存,我出完唱片后,他依然那么想。直到1987年,我到了香港给父亲写了封信,告诉他我决定要做音乐。我父亲说好吧,既然你要做,那就做。《闪亮的日子》是1977年的事情,所以我做音乐做了大概十年后才发生这样的事情。(您父亲当时有回信吗?)没有,他就是默认,这是我单方面的表达。

  1979年 《情奔》 导演:秦汉 主题曲《旅程》

  蛮多故事的,譬如说插曲,叫《风儿轻轻吹》,是林青霞演唱的。(您觉得最有记忆点的是什么?)《旅程》我自己唱过,刘文正也唱过。至于电影里面的版本,是好几部的合音,就好像一边坐火车一边看书,人被火车带动的过程,会想到很多事情,文艺青年就是这样子。

  1980年 《走不完的路》 导演:宋存寿

  1980年 《搭错车》 导演:虞戡平

  主题曲《搭错车》、插曲《一样的月光》 词:吴念真/罗大佑 曲:李寿全

  1981年 《热血》 导演:邱铭诚

  1982年 《野鹊高飞》 导演:张毅 主题曲《野百合也有春天》 演唱:潘越云

  1982年 《人肉战车》 导演:王明灿

  1983年 《台上台下》 导演:林清介

  我一直很怕这个名字,不太喜欢。“教父”就是你坐在那边,有什么事情来请教我。我不是这种人。流行音乐你不要看它简单,其实很多事情要学的,比如新的潮流是什么。正是因为不断有新的事情发生,才叫流行音乐。如果有很多东西是不懂的,又怎能去当教父呢?教父是什么?不知道。上网查,网络也不知道。这个是很紧张的事情。不好意思当,压力很大。我现在比较倾向把声音压低来唱,像《太平轮》,而且和声都比较多,我会大量使用儿童合音。其实这一代跟下一代的沟通蛮重要的,唱歌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是这一代跟下一代的沟通模式。我们都不断地在学习,在新陈代谢。

下一页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