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毓秀
“足踏妖魔安古邑,手托宝塔护生民”这句话所描绘的就是拥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村----古生村。它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湾桥镇,背靠苍山,面朝洱海,由南至北蜿蜒二里许,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古生村居住着98%的白族人,被誉为“白族文化的活化石”。
走到村子里,我们发现,这里街巷整洁,溪水环绕,绿树成荫。村内古桥、古庙、古树、古戏台、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古朴气息。在村子中心位置,是一棵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榕树,西边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福海寺和本主庙。据说,以前当地人选村子的位置,会先种一棵大青树,如果树木枝繁叶茂,就说明是块风水宝地。在大理的白族村庄中,古树是一种庇佑,是生命的象征。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白族民居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院子三边都是二层小楼,主房坐西朝东,正对着一面画有白族特色“大墨画”的照壁。院子里种着小树和青菜,照壁下是假山和池塘,几条鱼时不时冒出吐泡。李德昌的家,就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青瓦白墙的房子上雕梁画栋,院落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院内绿树成荫,桂花、三角梅等竞相开放,一片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走在洱海边的木栈道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放生台,据介绍,当地每个村子都拥有各自的本主,例如古生村,他们的本主是李靖,在每年的农历7月23,当地村民都会在放生台举行放生活动,将生泥鳅和鲫鱼放入洱海中,以表敬畏之心。据介绍,为了挖掘千年古村悠久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充分展示发扬传统白族特色,加强传统文化和民间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当地对村内的水晶宫、福海寺、凤鸣桥等文物古迹实施修旧如旧项目并实行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
远远望去,一色的青瓦白墙,与秀美的自然风光相互映衬,浑然天成。横贯南北的“村村通”路平坦宽敞,一棵几百年的大青树、一座历史悠久的本主庙和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戏台,大大方方地托起了这里的漫长岁月。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