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乾清宫再丢“骑凤仙人” 回应称将定制补配

2016年02月19日08:03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故宫乾清宫再丢“骑凤仙人” 回应称将定制补配

故宫乾清宫再丢“骑凤仙人”

故宫回应称将定制补配 此前颐和园失踪的“骑凤仙人”已归位

京华时报讯(记者韩林君王硕)近日,颐和园一古建筑上的“骑凤仙人”丢失,引发关注。昨天,有网友爆料称,乾清宫东南角上檐的“骑凤仙人”也出现了缺失。对此,故宫回应称,对于缺失的各类琉璃构件进行统一登记并纳入修缮计划,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并进行定制、补配,以恢复景观的完整性。

游客发现

乾清宫骑凤仙人失踪

2月17日,本报曾报道,颐和园排云殿的一个“骑凤仙人”屋脊首兽复制品因大风原因从房檐上脱落。游客张先生在看到这篇报道后,在前天游览故宫的时候突然发现,乾清宫东南角上檐的“骑凤仙人”也不见了。因为乾清宫东南角上檐非常高,基本可以排除人为偷盗的可能。所以,张先生猜测,可能这座“骑凤仙人”也是被大风刮下来的。

记者昨天探访乾清宫。乾清宫为重檐庑殿顶,上下两层屋檐共有脊兽八组,保存基本完好,唯独东南角上檐的“骑凤仙人”不见了。同是在上檐的“骑凤仙人”,白面黑发,身着中国古代服装,胯下乘凤,高高在上。

破损严重

构件将按原样式复制更换

对于“骑凤仙人”缺失的情况,故宫回应称,近两年来,基于对我国古建筑修缮现状的调研和思考,故宫古建筑保护工作调整思路,由原来的一年修一座中轴线上大型古建筑的计划调整为更加重视古建筑日常的岁修、保养工作。故宫内有着数以万计的各种琉璃构件,每年都会发生因自然老化、风雨侵蚀、动物破坏等因素造成的破损、脱落情况。

为了避免脊兽等琉璃构件因损坏对观众安全造成威胁,故宫博物院制定了相关的古建巡查和保养制度。每年在春季、雨季和秋季都会开展瓦顶拔草工作,同时排查瓦面构件保存状况,遇有构件松动时,进行归安加固;在冬季极端天气时,进行檐头专项排查,将松动构件先摘取,妥善保存,待天气转暖时,按照传统做法进行归安补配;如遇突发的构件脱落情况,古建管理部门会及时到现场进行记录和处理。

对于破损严重无法继续使用的构件,将按照原样式进行复制更换,原有构件妥善保存。因此,故宫博物院通过日常巡查,对缺失的各类琉璃构件进行统一登记并纳入修缮计划,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并进行定制、补配,以恢复景观的完整性。

此外,记者从颐和园管理处了解到,此前颐和园排云殿失踪的首兽“骑凤仙人”,因受大风影响,在春节期间脱落。目前,该首兽已添配完毕。

■相关

“水泥大王”王锡彤墓遭窃

昨天,网友“颐和吴老”在微博上爆料称,北京植物园内有一座墓地,是民族实业家“水泥大王”王锡彤的家族墓,1992年被定为海淀区文保单位。近期,他发现,王锡彤祖茔内的一对石狮被盗,只剩下石狮子的底座孤零零地立在草丛里。据他了解,石狮子应该是2015年3月份被盗,偷盗者是开车盗走的。

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文物执法队的队长刘先生告诉记者,昨天上午,他们到北京植物园做了现场调查,发现“颐和吴老”反映的情况属实。据植物园的工作人员介绍,应该是2015年的三四月份被盗走的。

目前,执法队还没有找到盗走石狮子的人。

(韩林君 王硕)

(责编:陈苑、黄维)

推荐阅读

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

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