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海老艺术人生
《北京前门》 是刘海粟作于1922年的油画作品。(刘海粟美术馆供图)
今天是刘海粟先生诞辰120周年的日子。中国邮政特发3枚纪念邮票,精心挑选海老的3幅代表作;相关纪念座谈会也将在刚刚建成的刘海粟美术馆新馆举行。今年一年间,将有一系列与刘海粟先生诞辰120周年相关的纪念活动陆续推出。在今年所有纪念活动中,最重磅的无疑是刘海粟美术新馆将于五六月间举行的开馆大展《再写刘海粟》。
19日晚,历时3年建成的刘海粟美术馆新馆将开馆试运营,并于20日向公众开放。届时,人们不仅能见到取意“云海山石”的美丽外墙,还能得见一座比老馆整体规模扩大一倍有余的新馆。
大师身后,我们今年为什么要以一系列纪念活动来回首其壮阔的艺术人生?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说:“先生的艺术生涯无法用短文囊括,先生的艺术精神也依旧有现实观照。作为一代艺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以及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奠基人,大师不仅以一枝画笔舞东风,还以海派精神存后世。”
海老的艺术于“再写”中升华
《再写刘海粟》大展中所谓的“再写”从何处着墨? 朱刚说,新馆将拿出全部6个展厅、近3000平方米面积来布展,“这是一个全面反映刘海粟纵横艺坛学海、革故鼎新、历经沧桑、追逐理想的展览,许多文献资料将首次与观众见面”。
大师的一生创作浩如烟海,有哪些堪为点睛之笔? 《再写刘海粟》作出如下梳理。第一展厅以油画为主,呈现大师两次欧游的作品精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蔡元培的支持与提携下,刘海粟两赴欧洲考察艺术。他在卢浮宫临摹塞尚、德拉克洛瓦、伦勃朗等名家名画,画了风景、人物写生近300幅作品,并于1929年、1930年两次入选法国秋季沙龙。第一次欧游,刘海粟即与毕加索、马蒂斯等交游论艺,彼时的巴黎美术学院还特意为这位中国来的画家举办个人画展。1933年,刘海粟二度欧游,他不仅把自己的足迹印刻在整个欧洲大陆,还一路收获空前赞誉,其作品《卢森堡之雪》为法国政府购藏于特亦巴尔国家美术馆。
第二展厅主要呈现大师十上黄山的壮举。据美术史专家介绍,刘海粟一生最爱是黄山,他的重要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业界如此评价,黄山是海粟艺术的灵感源泉,海粟则为黄山在人文意象中平添了内涵。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岁月悠悠70年之久,这几乎是海老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他为黄山所创的作品,包括速写、素描、油画、国画,总量蔚为壮观,而其中十次登临中所彰显的不断攀援、不断超越的品格精神,更教人钦佩,给人启迪。
如果说,前两个展厅可视为大师创作生涯里最重要的两大艺术根基“欧游”与“十上黄山”,那么第三展厅则可被认作海老对后辈的艺术开悟。这一部分为文献展,刘海粟的部分诗词、游记、艺术评论以及各时期国内外媒体对其作品的评鉴都将首次亮相。可以说,这部分虽未及海老的作品惊艳,却足可昭示他完整的艺术发展历程。
美育理想在“温故”中传承
从第四至第六展厅,《再写刘海粟》笔锋一转,将这位美术教育家投身美学教育,及后人如何开展纪念的故事娓娓道来。其中刘海粟创办上海美专、他的故居往事、刘海粟美术馆老馆建馆史、从老馆到新馆的变迁史、他平生的艺术品捐赠,将以各种展览手段呈现。朱刚这样阐释布展理念:“这是将海老曾经的美育理想、他所坚守的文化信念、开辟的艺术道路加以传承和发扬光大。”而这,也恰是以海老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之立馆根本。
朱刚提到,刘海粟在17岁时即创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担任校长。他创造的教育奇迹成为上海最重要的城市记忆之一,他以雄健的艺术人格鼓舞下一辈青年艺术家进行创作。在此历程中,刘海粟在现代美术教育史上创造的数个第一,至今仍意味深长。例如,1918年他带领学生到杭州西湖写生,打破了关门画画的传统教学范式;1919年,他响应蔡元培之号召,在美专招收女生,开中国男女同校之先河;1921年,他赴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讲学,并首晤蔡元培,还与一大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精英相识结交,如李大钊、胡适、梁启超、陈独秀等;1925年,他又向国人力荐生前潦倒、死后荣耀无限的荷兰画家梵高。正如他称梵高为“艺术叛徒”,他本人身上又何尝不具有一种大胆的开拓意识?这种意义已然超出美术史本身,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社会告别传统走向现代的曲折历程。
朱刚表示:今天,我们纪念大师,回首其壮阔的艺术人生,建造刘海粟美术馆新馆,艺术的再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复兴先生的美育理想,传承他所提倡的艺术精神———以进取的活力、无畏的创造力,融贯中西、汲古求新———而此,亦可视为海派艺术的一面大旗。(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