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三郎》谢君豪:从小鲜肉演到“腌笃鲜”

2016年03月28日08:19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谢君豪:从小鲜肉演到“腌笃鲜”

  53岁的谢君豪如今演《南海十三郎》更有人生体会。

  “十三郎是真疯还是假疯?这个问题应该由你们来回答。”昨天,舞台剧《南海十三郎》男主角谢君豪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与观众互动时,坚持不肯透露剧情内容,邀请粉丝一定要到现场观看。已经在香港演出二十多年的经典舞台剧《南海十三郎》首次登陆北京,将于4月15日和16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演出。

  舞台剧《南海十三郎》根据粤剧知名编剧江誉镠的生平事迹改编而成。这位“南海十三郎”的一生充满传奇、悲惨和神秘色彩:为了追求心爱的女孩放弃学业,远赴上海;抗战期间,他认为劳军剧团的表演过于鄙俗,而跟剧团成员大打出手;战后他批评香港电影,以致无法在香港立足,更因精神失常而被送入精神病院;晚年四处流浪,最后郁郁而终。

  1993年金牌编剧杜国威用庄谐并重的手法创作话剧《南海十三郎》,香港话剧团演员谢君豪出演男主角,该剧将传奇人物、广东粤剧和香港文化共冶一炉,当年在香港连演几十场,场场爆满。1997年谢君豪凭电影《南海十三郎》击败张国荣的《春光乍泄》,斩获第34届台湾金马奖影帝。在新加坡,该剧剧本更是被列入教育局的新高中中国语文戏剧教材系列。

  对于这部陪伴了自己20多年的作品,谢君豪也有一番特殊感情。“20年前,那时我还是‘小鲜肉’,对十三郎这个人物,我认为他恃才傲物,对自己抱不平,认为全世界都是自己的;现在我还是‘鲜’,不过是‘腌笃鲜’了,对十三郎也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十三郎一生都在修行,慢慢学习,一点点把不同的执着放下。”对谢君豪来说,这部戏最吸引他的,正是可以让他把不同阶段的感受和体会放入到人物中,去和观众分享自己的人生。

  《南海十三郎》将以粤语进行演出,有观众担心语言不通可能影响观剧体验时,谢君豪风趣地说,“可能我说普通话,观众会更加受不了。就像几天前我在香港看英国皇家剧团演莎士比亚的作品,如果演员不是用富有英国味道的英语表达,可能演出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了。”

  在早期的演出中,《南海十三郎》通常一演就是4个小时,从晚上7点半到晚上11点半,到后来演出变为3小时,而现在的演出时间大约为两个半小时。“可能编剧为了关怀我,压缩了演出时间。”谢君豪如此打趣,逗乐了现场的观众。

  谈到当年凭电影《南海十三郎》夺得金马奖影帝,并因此活跃在大银幕上的经历。谢君豪思考了几秒回答说:“在舞台上表演,就像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前方有无尽的空间,会用最大的力气去表演,而电影更像是与摄像机的合作,在镜像中去呈现角色。对演员来说,尝试不同媒介很重要,如果只在一种媒介中表演还是会有缺陷。”(记者 牛春梅 实习生 陈勇熙)

(责编:陈灿、陈苑)

推荐阅读

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

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