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记》:最早长征记 拨开尘封见真迹

2016年10月21日07:07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最早长征记,拨开尘封见真迹

《二万五千里》誊清稿本影印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本影印出版的《红军长征记》。

1942年印刷的内部资料《红军长征记》。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红军长征记》。

长征的故事是怎样流传于世的?过去一直认为始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7年写就的《红星照耀中国》。但在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统看来,斯诺依据的资料应该来源于《红军长征记》。

《红军长征记》是最早、最直接、最真实的红军长征回忆录,作者均为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将士,后来大多是党和国家、军队的重要领导人,其文体朴实无华,语言鲜活异常。从1937年《红军长征记》最初编辑完成后,这部回忆录曾经尘封多年,之后才重见天日。如今,市上可见的几个版本,幕后也有着许多曲折的故事。

重见天日

出版人苦寻《红军长征记》

长久以来,《红军长征记》并未进入大众视野,直到2006年,它才真正结束了几十年的尘封岁月。那一年,《红军长征记》推出了四种不同出版物。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红军长征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哈佛燕京图书馆文献丛刊第二种,影印出版《红军长征记》;中央文献出版社推出《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这三本书内容一致。此外,上海人民出版社还影印出版了《二万五千里》誊清稿本。

《红军长征记》能够公开问世,归功于国内出版人的苦苦追寻。上世纪90年代初,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侯健飞从几位专家口中听说了这本书,“我最初是从北京社科院文学所张泉老师那儿知道《红军长征记》的”。

侯健飞回忆,大约是1995年左右,他正编辑“外国人笔下的红色中国”系列,他和张泉聊起了关于红色资源的出版话题,张泉建议应该把眼光放到海外,其中就提到《红军长征记》。再次听说《红军长征记》,侯健飞是从王福时老先生的口中获知的,老先生当年在延安陪同海伦·斯诺访问过毛泽东。王福时确定地说,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珍藏有《红军长征记》,这是朱德签名送给斯诺的,斯诺后来捐赠了出来,这本书是1942年出版的内部资料,是印刷品。

直到2002年,才有媒体报道哈佛大学图书馆珍藏的《红军长征记》被发现。侯健飞获悉后,遂通过美国一位朋友,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珍藏复印过来出版,“好在这本书不存在版权问题。”

“好多字都是错写字,还有通假字,而且很多字都模糊不清,要拿着放大镜仔细辨别才行。”当侯健飞拿到复印件的时候,他很抓狂,最难办的是,很多作者是用化名写文章,比如张爱萍用的是“艾平”,徐梦秋用的是“莫休”等,作为编者要一一考证作者的真实身份。

即便这样,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红军长征记》的时候,还是有三四位作者查不到准确资料,其中就包括《遵义日记》的作者何涤宙。在该书的出版前言上,这样写道:“我们参考了195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史资料》刊出稿;在地名、人名和注释上,还慎重参考了195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一书。”而封面上,也特别标注了作者为董必武、陆定一、舒同等。

影印版《二万五千里》则另有一番来由。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鲁迅纪念馆的文物库里,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原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就见过《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记》最初就名为《二万五千里》),他见到的正是极珍贵的誊清稿本。但《二万五千里》誊清稿本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只在1996年展出过一次。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才与上海鲁迅纪念馆合作影印出版。

这部《二万五千里》誊清稿本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发现的唯一珍藏。1962年首任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的谢澹如逝世后,家人将誊清稿本捐赠给鲁迅纪念馆。“据说,当年在延安也留了一套誊清稿本,但是迄今为止一直没有发现,而其他留存在个人手里的也都散失掉了。”王锡荣说,至于这部誊清稿本的来历,也有一段故事。1937年初,中共中央特派员冯雪峰从上海重返延安,向中央报告工作,当时丁玲等编辑了《二万五千里》,其中的一部誊清稿本遂被冯雪峰带回上海,此后交由谢澹如,由他收藏。王锡荣说,冯雪峰和谢澹如都是湖畔诗社成员,关系非常铁。

王锡荣说,该誊清稿本一次复写七份,因此第一份颜色最浓,最后一份颜色模糊,但在装订的时候,这些纸张都混在了一起,因此就出现了装订成册后色调不均匀的情况。“装订成三册的誊清稿本,纸是马兰纸,质地很差,很容易破碎。”王锡荣回忆,影印时工作人员十分小心,装订线根本没敢拆开,唯恐扫描后装订不起来,因此有极个别地方,是在装订线里面,没办法影印出来,“我们宁愿字看不全,也不打算拆开,最重要的是文物本身不能破坏。”

最初来源

毛泽东杨尚昆发通知征稿

2006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红军长征记》,把1942年版的封面照片特别收入了书中,这个封面除书名外还印有“党内参考材料”“总政治部宣传部印”和“1942年11月”字样。一群怀着理想和信念的青年才俊,在一场史无前例的征程中,所经历的既有悲伤和痛苦,又有希望和欢乐的战斗生活,从那些生动、质朴的文字中流淌了出来。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善本部主任沈津曾评价1942年版《红军长征记》:“唯其粗糙质朴,才显得可爱,而且非常可贵。”据他考证,该书共412页,收有回忆录100篇,其中,上册42篇,下册58篇及歌曲10首。另附录《乌江战斗中的英雄》《安顺场战斗的英雄》二篇。书后附有《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详细记录了行军月日、出发地点、经过地点、宿营地点、里程等。

该版还有出版者的说明,其中记述了《红军长征记》原名为《二万五千里》,于1937年2月2日编好,但因编辑部同志离开延安,又因抗日战争使大家忙于其他工作,“无暇校正,以致久未付梓”,而且还提到“近来借阅的同志很多,原稿只有一本,深恐损毁或遗失”,最后特别嘱咐“希借到本书的同志妥善保存,不得转让他人,不准再行翻印”。

关于这本书的来历,多位专家考证后都有统一说法。1936年8月5日,毛泽东起草并以他与总政治部负责人杨尚昆联名的形式,发出了一封《为出版〈长征记〉征稿》的电报——文字只求“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其目的包括为了扩大红军国际影响等,并“备有薄酬,聊志谢意”。征稿通知发出后,反响热烈,截至当年10月底,就收到稿件200篇以上。

侯健飞提醒说,过去没有特别强调是丁玲主编的《红军长征记》。对此,《丁玲传》作者李向东也说,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丁玲曾当过一段时间的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但她实在不适合干这个,后来就回来做文学工作,于是开始和成仿吾等编辑《红军长征记》,当时初选了200多篇来稿。关于丁玲担任主编的可靠证据,李向东认为,当年燕京大学学生赵荣生曾在延安采访过丁玲,并在上海刊物发表过相关的编辑情况。

事实上,丁玲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编辑《红军长征记》的过程,“新的奇迹似的事态,跟我又发生了,这便是记长征的《二万五千里》……从东南西北几百里、一千里之外,甚至从远到沙漠的三边,一些用蜡光洋纸写的,红红绿绿的稿子,坐在驴子背上浏览塞北风光、饱尝灰土,翻过无数大沟,皱了的、模糊了字的,都伸开四肢,躺在编辑者的桌上。”最终,经过加工修订,编委会选定110篇,30多万字,装订成上下两册,并誊写了几部。

版本流传

被删减的文章恰恰很宝贵

“历史仿佛经历了一个轮回。上世纪50年代的版本是一再精简,而现在的工作是尽可能恢复历史原貌。”刘统说。他介绍,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零星出版了一些选本,但篇幅较少,未能体现《红军长征记》的全貌。195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内部刊物《党史资料》重新发表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内容包括文章95篇、诗歌10首等,最重要的变化是,删除了何涤宙的《遵义日记》《绝食的一天》,以及其他作者的两篇文章。1955年该书选本重新出版,但也没有收入何涤宙等人的文章。而2006年出版的1942年版《红军长征记》,这些被删除的文章都恢复了。

至于何涤宙文章被删除的原因,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徐焰认为,一是何涤宙的《遵义日记》与人们认知中的长征相去甚远,二是他后来又加入了国民党军队。《遵义日记》中,作者写了进入遵义城后十天里所经历的活动,描写了因为没有打仗,难得享受着城市小资产阶级生活的场景。何涤宙对辣子鸡丁的描写非常生动,第一天吃到辣子鸡丁大家吃得很满意,但后来因为来人太多,辣子鸡丁质量就变了,先是白菜铺底,后来猪肉也上来充当鸡肉了,再后来,盘子上只是薄薄地铺上了一层。文中还写了举办篮球比赛、开舞会的场面,萧队长(萧劲光)身材高,依然将从莫斯科学来的高加索舞跳得轻巧,写得非常传神可爱。

在刘统看来,和1942年的版本相比,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的1937年誊清稿更完整、更原始、更真实、价值也更高。“1942年版相对于1937年誊清稿,已经做了许多修改。尤其是莫休的《大雨滂沱中》《松潘的西北》和李一氓的《从金沙江到大渡河》,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他说,1942年版删去了许多情绪化的文字,还删去了一些被认为有损红军形象的文字,“但这些被删去的文章和被修改的文字,恰恰是非常宝贵的。”

刘统通过对誊抄稿的考证,发现了几篇1942年版中未收录的文章。有陆定一的《珍重》、谭政的《突围的第一仗》、彭加仑的《出发的前夜》《胜利后的一幕》、张际春的《铁屁股》共5篇文章。 比如彭加仑《胜利后的一幕》中,提到因为被封锁太久,大家对外界许多东西都不认识,以致闹了笑话。一个新战士把墨汁错认为牛乳,他不顾老板劝阻一定要喝,意识到喝错后,弄得自己也很难为情。那个战士向老板赔了不是,羞惭地回去了,一幕喜剧也就此闭幕。

而在刘统看来,《红军长征记》的作者中,写得最好的是莫休。“他的文章无论是记事的真实传神,还是视野的宽阔,良好的古文功底,加上知识分子特有的抒情,他写的五篇文章,每篇都是精品。”他介绍,最新整理的《红军长征记》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该版共有6篇综述、109篇文章、12首歌曲,以及英雄名录、大事记和3份统计表,应该是恢复了历史原貌。但刘统也表示,“学无止境,红色文献的整理研究也没有止境。”《红军长征记》未来还有哪些变化,这还是一个谜。

栏目结语

长征是人类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也是一座崇高的精神丰碑。长征也孕育了独特的文化,以长征为题材的文艺创作绵延不绝,既有文学、美术、音乐,也有舞台剧、影视等经典佳作。为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从8月9日起,本版推出《信仰——走进文艺作品里的长征》栏目,到今天前后共发表了11篇报道。这些报道生动展示了一代代文艺家对长征壮举的感动、思考和演绎,揭秘文艺作品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我们也真诚希望通过这些报道,跟广大读者一起,重温那段炽热的历史,向红军先烈们致敬,感悟永不磨灭的长征精神。虽然这个栏目结束了,但长征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本报记者 路艳霞

(责编:陈灿、陈苑)

推荐阅读

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
首批捐赠文物入藏,标志着国家南海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迈出了扎实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个人收藏者捐赠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机构捐赠或意向捐赠1000多件藏品”【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 首批捐赠文物入藏,标志着国家南海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迈出了扎实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个人收藏者捐赠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机构捐赠或意向捐赠1000多件藏品”【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

政协委员热议文艺繁荣

“‘中国故事’只有用‘南腔北调’才能讲得妙趣横生。”“设网络文学奖并不需要‘洪荒之力 ’。”“改变文艺创作浮躁现象,唯一办法就是改革创新体制,文艺界也要供给侧改革。”

【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政协委员热议文艺繁荣 “‘中国故事’只有用‘南腔北调’才能讲得妙趣横生。”“设网络文学奖并不需要‘洪荒之力 ’。”“改变文艺创作浮躁现象,唯一办法就是改革创新体制,文艺界也要供给侧改革。” 【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