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30年后再登温哥华舞台 观众含泪看完

2016年11月14日08:17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茶馆》30年后再登温哥华舞台

中国话剧走向世界的经典剧目——北京人艺的《茶馆》11月10日和1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表演艺术中心上演两场,全明星阵容的演出给当地带来了《茶馆》热潮。温哥华的演出结束后,《茶馆》就圆满完成了在加拿大的全部演出。《茶馆》在多伦多、温哥华两地引起了轰动,创造了一票难求的神话,显示了老舍名剧的影响力。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国家剧院的高艺术水准为海外观众完美演绎了中国话剧的经典,也把中国艺术家的风采展现在了海外观众的面前。

温哥华表演艺术中心位于温哥华市中心,连续两天,晚上8点开场,7点多等待入场的观众就排到了街区的马路上。而在温哥华的演出与多伦多不同的是,剧场中能看到更多的洋面孔来欣赏《茶馆》。演出结束时,观众的欢呼声经久不息,尽管已深夜11点,但观众们都迟迟不愿退场,希望能在戏中多沉浸一会儿。当地著名大学UBC(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戏剧教授说:我是含着眼泪看完的,好多观众都是。

1986年,整整30年前,世界博览会在温哥华举行,作为博览会的文化内容,人艺的《茶馆》到了温哥华。这次的演出团中就有杨立新、米铁增、李士龙、王长立等参加过30年前的温哥华演出。杨立新现在是这个戏的执行导演,他说:“30年前我作为小字辈来的,在剧中先是饰演卖耳挖勺儿的老头,后饰京剧旦角。那次是《茶馆》的环球旅行,我们从香港出发,后去了新加坡,又回到上海,从上海去温哥华乘坐的是上海到温哥华航线的首航班机。在从广州到香港时我的行李还丢了,幸好护照在兜里。我记得当时是同声传译的,但现场观众很热烈。”

说起30年后的演出,杨立新说:“我觉得这里的观众比北京观众对台词更敏感,反应更强烈,该笑的时候大笑,该哭的时候流泪,是不是因为这里观众的心态放松?”在关于《茶馆》的话题和当地观众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时,杨立新说:“《茶馆》写了1898年到1948年中国的风云激荡,我刚到剧院第一次看这戏时,也是流着眼泪看完的。但是戏中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该如何塑造人物呢?我们不希望一代演得不如一代。”杨立新讲了一个故事,著名文史学者朱家溍先生跟他说:小杨啊,给你们提个意见,你们影视中拉洋车的都是拉着洋车满街跑,是吃多了还是怎么的,洋车都是在街角等活的,满街跑还不累死,又不是出租车。“我们这一代都没见过洋车,已经没有生活了,下一代演员就离得更远了,所以我们传承的任务很重。”杨立新说。

对于30年前的那次温哥华演出,米铁增、李士龙两位老演员也都留下很多记忆,当地的华人华侨非常热情,分头把演员们接到家里去,知道他们吃不惯西餐,就专门给他们做了炸酱面。米铁增记得他是和英若诚一起去的华侨家,而李士龙记得最清楚的是后台的《茶馆》,华人华侨们为了让他们舒适演戏,在后台买来了饮料、水果,为他们沏了茶。“不过温哥华30年来的变化也挺大了,当年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米铁增说。(特派记者王晓阳)

(责编:汤诗瑶、陈苑)

推荐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
两年来,文艺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乘势前进、变化喜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从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体会到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缘。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 两年来,文艺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乘势前进、变化喜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从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体会到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缘。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

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
首批捐赠文物入藏,标志着国家南海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迈出了扎实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个人收藏者捐赠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机构捐赠或意向捐赠1000多件藏品”【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 首批捐赠文物入藏,标志着国家南海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迈出了扎实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个人收藏者捐赠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机构捐赠或意向捐赠1000多件藏品”【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