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藝院團改革:“政府之手”鬆不得 “市場之手”缺不得--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聚焦文藝院團改革:“政府之手”鬆不得 “市場之手”缺不得

周  瑋

2013年06月14日08:49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文化部等中央9部門近日聯合出台文件,就國有文藝院團下一階段改革工作的中心環節、政府對轉制院團的扶持是否還將繼續、如果繼續將會採取怎樣的扶持方式等問題,提出了“一攬子”意見,指明了轉制院團深化改革、科學發展的方向。

  通讀文件,可以清楚地看出政策制定者的一個思路:充分用好市場和政府這“兩隻手”,努力打造中國演藝業的“升級版”。文件實事求是地剖析了轉制院團的改革發展現狀,將“促進轉制院團自我發展能力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強調要通過強化轉制院團內部運行機制和經營管理創新,實行市場化、企業化的經營者選用機制,努力形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資產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模式,切實增強轉制院團發展內生動力。這一要求抓准了轉制院團進入改革新階段的主要矛盾,直指問題核心,為轉制院團下一步深化改革確立了中心環節。

  強調尊重市場規律的同時,9部門文件明確“政府之手”不可或缺。目前,大部分轉制院團底子薄、包袱重、經費自給率低、贏利能力弱,亟待政府“扶上馬、送一程”。此外,我國演藝市場尚不成熟、演藝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有待優化,許多問題的破解,遠遠超出了演藝業自身能力范圍。此時此刻,“政府之手”鬆不得,而必須與“市場之手”積極配合,共扶轉制院團改革發展步入新境界。

  政府如何恰當出手?關鍵在於轉變職能,要由過去的直接辦院團,向落實和強化對轉制院團的政策扶持、促進轉制院團自我發展能力建設、加強轉制院團改革發展支撐體系建設的方向轉變。9部門文件中提出的加大演藝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各類資本投資演藝業、積極發展中介組織等舉措,就是厘定政府在演藝領域新職能的重要嘗試。

  可以說,這份文件“含金量”頗高,對推進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前行的關鍵問題,給出了明確的解答。希望9部門的文件能夠得到不打折扣的執行,通過深化改革,激發轉制院團發展內生動力,推動轉制院團持續快速健康科學發展。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3年06月14日 12 版)

(責編:黃維、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