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精致、配詞婉約、制作考究,但除了被京劇迷詬病宏大敘事淹沒京劇本身之外,片中明顯的歷史錯漏激起了觀眾和學者的一致吐槽,《京劇》甚至把朱自清的照片錯當成了周作人。
央視紀錄頻道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后又一部展現傳統文化的力作、原創紀錄片《京劇》經過兩年的制作,終於在本月3日撩開面紗。
史實不符硬傷多
除了配圖出錯,紀錄片《京劇》還被網友指出不少明顯硬傷。
【第一集·錯漏】 譚鑫培進宮得了四品頂戴,還言之鑿鑿“時年43歲”。
《絕版賞析》欄目制片人,中國戲曲學院戲曲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柴俊為指出,據清宮檔案記載,升平署的總管太監一般是六品,最高才五品,歷史上得過四品的伶人隻有一人,是道光朝惇親王府的全順。“根據檔案老譚在宮裡食二兩月銀,外加一些糧米等,與一般教習沒啥區別。舊時,關於程長庚、譚鑫培在宮中得賞頂戴的傳說不少,現在升平署的檔案大批公開,可以証實全是無根據的瞎傳。”
【第二集·錯漏】 除了解說詞“按中國的傳統規矩,伶人的尸骨是不能還鄉的”被質疑與清宮檔案記載不符﹔譚鑫培1917年最后一次演出唱的是《洪羊洞》,紀錄片《京劇》卻配了個《碰碑》的像和軍人在看戲的鏡頭﹔譚鑫培在上海被叫倒好並不是片中所言的《定軍山》,而是因為《盜魂鈴》沒翻四張桌子被叫倒好引發事端,最后被輿論裹挾逼宮取消“伶界大王”稱號,片中說譚鑫培在上海“一出傳統戲沒唱完就被上海觀眾倒好哄下去”顯然有失偏頗。
紀錄片應該更嚴謹
中國戲曲協會副會長、著名戲劇評論家龔和德說要看完全部8集才好發表意見,但他告訴記者,兩年前節目組發來材料邀請他出鏡接受採訪,但被他婉言拒絕,因為“跟我想的不一樣”。跟龔和德一樣覺得甚是遺憾的還有中國戲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戲曲研究所所長傅謹教授,他含蓄地批評說:“這部紀錄片更像是一群對京劇愛好者在談京劇,不要用‘文獻片’的標准來要求它,只是一個‘文藝片’。”傅謹舉例說,《京劇》中明確指出“京劇誕生於1840年”,但這一說法並不准確,“以我們目前掌握的史料和旁証,我最多說‘京劇誕生於19世紀40年代前后’,到底是什麼時候誕生的,沒有人敢確認,因為我們真的並不知道。”傅謹表示,作為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紀錄片,應該具有更為嚴謹的態度。
隨意裁切有些潦草
雖然《京劇》總導演蔣樾一直沒有接聽記者的電話,也沒有回復採訪短信,所幸聯系到央視紀錄頻道的宣傳負責人王文靜,她承認片中確有一些明顯錯漏,將在第二次播出時及時修改,蔣樾也會很快通過視頻採訪的方式回應質疑。但傅謹並不看好修改,“硬傷和細節差錯之外,最關鍵是歷史觀的問題。”
“如果《京劇》單獨去拍‘唱念做打’,喜歡看的觀眾就會比較少,但是借著京劇的故事、發展史,講述中國人在近200多年來的生活,從京劇折射出民族近代史,就可以照顧到更多的觀眾。”
蔣樾曾這樣定義《京劇》,這是一部試圖借著京劇發展史,介紹近代中國老百姓的市井生活、文化生活的紀錄片。這樣的視角和立場,自有它的可取之處,但為了要使素材更吻合“社會史角度”而隨意裁切,顯然有些潦草了。判斷一部紀錄片是否優秀,更倚重的不是絢爛的配詞和華麗的畫面,而是對史實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