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學者張頤武
人民網文化頻道10月11日電 (記者黃維)“芒羅得獎不奇怪,她一直活躍於世界性的純文學圈子裡,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家。門羅寫作之中蘊含著復雜的技巧。此次獲獎是她長年積累的結果。”文化學者張頤武今天接受人民網文化頻道採訪時表示,諾獎評選偏重於四個核心條件。
“她把大獎都拿遍了”
“她把大獎都拿遍了。”張頤武說,芒羅的創作展現出復雜技巧、對人性的細微觀察和細膩呈現,這是諾貝爾文學獎兩個核心標准。她在文字運用、心理刻畫、文體結構等方面展現出豐富技巧和豐厚功力,“而且,芒羅今年82歲,過去40多年裡創作非常穩定,總有作品發表,每發表必好評如潮,始終保持名望,始終在核心圈有話題,今天獲獎可謂水到渠成。”
獲諾獎必備四個核心條件
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有無標准?今后有何趨勢?張頤武坦言要滿足四個核心條件:首先要長時間在國際純文學圈子有相當高的聲譽,“作家必須在純文學圈子裡獲認可,如得過某些重要的獎項,其次,作家的寫作時間要長,有著長時間的文學積累,作品多,諾獎偏重於‘文學長跑者’﹔第三,作家要能熟練運用復雜的現代主義文學技巧﹔第四,能微妙地表現復雜的人性。”
諾獎讓文學小眾走向大眾
“諾獎是文學大眾和小眾的接點。”張頤武指出,村上春樹、羅琳這些大眾熟知的作家,在中產階級中有較多的讀者群,而像芒羅這樣的純文學作家則隻在為愛好文學的青年中所熟知。“作家獲獎后,她的作品必然引起大家關注和閱讀的興趣,”張頤武坦言,諾獎的另一個意義就是讓這些小眾作家從文學圈走向中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