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 資料圖
李開復:隻爭朝夕 抓住一切探尋生命的意義
本文摘自《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
我很喜歡一部叫做《春風化雨》(也稱《死亡詩社》)的電影。每一次我看完這部電影,都有一股強烈的震顫在心中回蕩,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電影的開篇有這樣一句台詞:“你的一生可曾因為什麼人而改變過?我沒有。但我知道美國威爾頓貴族學校裡那群學生的道路被一個老師改變了。”
電影中描繪了一名思想新銳的教師向禁錮思想的教育方式發起挑戰的經過,過程叫人心旌蕩漾,結果卻令人扼腕嘆息。在單調而束縛思想的貴族學校裡,這名叫做基廷的教師,向僵化的教育模式發出了挑戰。
他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一個嶄新的視角去觀察周圍的世界﹔他向學生介紹了許多有思想的詩歌﹔他所提倡的自由發散式的思維哲學在學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他不惜一切機會,教導學生們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要“抓住每一天”去汲取生命的精華。他用一句拉丁文carpe diem(隻爭朝夕)激勵這些學生。他激發每個學生的靈感,讓他們擺脫習慣與性格的束縛和羈絆,喚醒每個人心中創作的激情和成就的欲望。他告訴他的學生:不要盲目地跟隨他人,不要被信條所惑,隻有你的內心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隻有你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每次看這部電影,我都心潮澎湃。
在關心和幫助中國大學生長達10年的時間裡,我一直不遺余力地傳播著“做最好的自己”的價值觀,我希望通過寫作、演講、網絡等方式來分享和分擔這個時代年輕人的生存感受,並且盡可能地提供一些我的經驗讓他們選擇參考。我希望自己能夠像基廷老師一樣,讓中國的青年懂得如何在現實中放飛自己的理想,進而明白生命的意義。讓他們知道,“世界可以因你不同”。
從一份責任感出發,我在幫助大學生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實和滿足,也有一種莫大的幸福感將我圍繞。這種幸福感,來源於學生們給予我的莫大信任,也來源於他們不斷成長所帶給未來中國人的希望,更來源於我深深感到我生命的價值。投入這份工作的每一天都帶給我無比的振奮,每一刻都讓我留下了深沉的回憶。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和中國青年交流的過程中,我感到的不只是責任、機會和潛力,我在這份工作中的收獲也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我時常會問自己:“我怎麼能把我的更多知識傳授給中國青年?”我有時也會想到,雖然我很願意為大學生作人生規劃,找尋心中的聲音,但是畢竟我是個科技人,是個職業經理人。我擁有更多的是在科技領域的知識,更了解企業成功的秘笈。
在過去的20年裡,我有幸在喬布斯、蓋茨、施密特等世界級企業家身邊學習成長,我有幸在PC時代經歷蘋果和微軟,有幸在互聯網時代經歷谷歌,有幸看到這三家世界一流的公司的成長和成功,我有幸在美國硅谷和中國的中關村(5.22, -0.06, -1.14%)崛起時,在這兩個地方做過最有創意的工作。這些職業經驗才是我最有價值的資產,我非常希望能夠把這些資產傳授給中國青年。
我相信,中國青年需要這些資產。尤其是當我看到一些青年人渴望用自己的知識創業時,往往由於他們經驗不足而撞得頭破血流,一種指導他們的願望漸漸佔據了我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