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不能光說要落實在行為上
[主持人]:其實我們最應該感謝的是您,生病后又給我們帶來這麼好的角色。
[李雪健]:這也是大伙兒給予我的。我自己開玩笑,我慢慢懂得了珍惜,過去挂在嘴邊,特別是這十幾年,更加理解了這兩個字,理解了以后,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在行為上,光說不行,因為你不是評論家,你是個行為家。
談子女:孩子自己的路自己走
[主持人]:最近我們看到您兒子導演的電影,網上也有一些他的照片,特別帥氣的小伙子,他學影視是不是受了您的影響?
[李雪健]:這個我還真不好意思。我得說,我們家有我們家的規矩,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規矩。如今,我們家有一個規矩,就是我的工作、和我工作有關的我的那些生活,那個是大家的,是社會的。我和我愛人、兒子、老岳母、爹媽,那些屬於小家的。小家和大家在這個問題上,是要分開的,有規矩的。我說了回家要挨批評的(開玩笑)。
[主持人]:說說您對兒子今后的希望,就是家庭教育這方面。
[李雪健]: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都是孩子,就像焦裕祿一樣,是我的父輩,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父輩。我覺得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孩子們自己的路自己去走,去闖,畢竟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得多,哪怕是現在他們遇到點災難,遇到點過不去的坎兒,我想,再過些年,他們能自己走過來,他們回頭再想那些坎兒、那些難,都會是財富。特別是做藝術,非常講究生活,這個生活有直接生活和間接生活,也可以借鑒,多點經歷,多一點曲折,可能就會多一點靈感,多一份理解。他不開口,他就自己去走自己的路,如果他開口,需要家人幫助,我想我們也會有分寸的對孩子給予支援的手。
這個我說過,別人採訪的時候我說過這個話,說過這個故事。就像我一邊治病一邊在拍戲的時候,家裡承擔了很大的壓力,我又要拍戲,不拍戲不行,但是前景是個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誰也說不好,那時我愛人,包括我愛人媽媽,整個家庭,都擔著很大的風險,很有壓力的。孩子小,又不能告訴他,也不願意告訴他,但是他隱隱約約能感受到,因為說什麼事都背著他。孩子也給我寫過信,他屬兔,他給我一個挂在胸前的小兔,他說他不知道我怎麼了,但是從家裡大人的表現,覺得事兒不好,“我上學不能陪在你身邊,不能像我發燒的時候你陪在我身邊那樣陪著你,我不行,因為你拍戲和我上學這兒距離很遠,我把我這個小兔送給你,你挂在胸前,你就能感受到我時時刻刻都在陪著你,在祝福你。”
有好多年,也是他關鍵的時刻,考中學,他和姥姥兩個人相依為命,姥姥那時候七十多歲,他十來歲,他們倆相依為命。正好趕上考中學,他媽媽也是擔心他,顧不了他,又怕傷害他,當時還准備了幾萬塊錢,說如果孩子考不上中學,咱是不是也得想辦法幫幫他。他沒讓我們幫,自個兒考上了。這個錢我們留下治病了。考大學也是他自己考的。隻要他不開口,我們就不伸手。能走成什麼樣子,每個人的條件、能力有限,自己走,隻要能走出條路,就是好樣的。自己走多遠、走成什麼樣子,那是次要的。
[主持人]:到年末了,回顧一下您的2013年,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您會用什麼詞語?
[李雪健]:好像大家都有一個大夢。
[主持人]:大夢也是無數人的小夢組成的。
[李雪健]:好像最時尚的詞。
[主持人]:蔓延到了各個角落。
[李雪健]:“中國夢”是全球最時尚的詞。你這個問題挺好的,我回家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