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舌尖上的中國》顧問推新書品評“民國吃家”

2014年02月08日09:57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舌尖上的中國》顧問推新書品評“民國吃家”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顧問、詩人二毛日前攜手世紀文景推出新書《民國吃家》。該書是一部關於美食的風情錄,它從美食寫到食事,從食事寫到人生,名人的飲食情趣,食物的典故內涵。從而展現人與食的繾綣深情,久遠的歷史風貌以及亙古未變的生活氣息。

  據出版方介紹,二毛原名牟真理,上世紀80年代莽漢主義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有餐館“天下鹽”,著有《碗裡江山》、《媽媽的柴火灶》等。二毛先后在《新周刊》、《中國經營報》開設美食專欄,現在作為美食活動家,投身各種活動,參加美食文化節、拍攝北京台美食紀錄片、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組邀請他作為嘉賓介紹私房菜、並成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顧問,與制片人陳曉卿一起為節目出謀劃策。沈宏非這樣評價二毛,“他確實是寫字的人裡面最會做菜的,做菜的人裡面最會寫字的。”

  對該書有評價稱,作者將傳奇般的古法技藝拂去塵埃,詩化翻炒出幾近失傳的美味,飄香出最入味的民國風情。自古以來,美食很大一部分是靠名人、靠文人墨客、靠民間推動的,這一點在民國時代表現得更為突出。在作者看來,吃吃喝喝絕不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民國,慈禧的清燉鴨子脫下鴨皮游上了袁世凱的餐桌﹔胡適用東興樓的醬爆鴨丁嫩滑醬香了魯迅一生的才華﹔譚延?的祖庵魚翅在南京的上空鮮亮腴滑地飛翔﹔張大千用戀愛的火候軟炸著扳指兒香酥脆嫩了十八歲的仕女……這是一個美食絢爛的時代,它直接影響了現在的“美食地圖”。(記者 劉婷)

(來源:北京晨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