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馬向陽下鄉記》編劇的創作心語:我們怎樣"下鄉"

谷凱 (《馬向陽下鄉記》編劇)

2014年10月24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電視劇《馬向陽下鄉記》劇照

  常言說,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素材經過提煉還能不能經得起生活的檢驗,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接到《馬向陽下鄉記》這個選題后,寫什麼樣的故事,聚焦什麼樣的人,這個故事和這個人在已往的熒屏上是不是出現過,農村電視劇發展到今天,還應該有怎樣的變化,我能為這個變化起到什麼作用,如何讓鄉村故事不再是城市文化的獵奇,這是我的困惑,也是我向前的動力。這些問題逼著我去尋找一個有特定身份的戲劇人物,取得城鄉觀眾的最大公約數。這不是一個可以輕言成功的任務。

  3個月裡,我在棗庄、淄博、威海3個地方前前后后走了40多個村子,面對面接觸了60余位下鄉扶貧的“第一書記”,他們有的才下鄉,有的馬上就要結束任期,有的還帶著非常美好的願景,有的已經做得風生水起,成為造福一方百姓的致富達人。他們來自不同的機關單位,因此工作上就帶有原單位的特點,比如,來自教育局的書記,首先從小學生的教育入手,抓圖書室和電腦室項目,在農村文化建設上大顯身手﹔有的來自計生委,計劃生育這項國策就會在那個村子得到更加嚴格地貫徹。有的書記家,上有老下有小,就隻好把老人安置在村裡,一邊照顧老人一邊工作。我採訪的第一位書記,住在一個廢棄教室裡,窗戶關不嚴,大夏天連個蚊帳都沒有,條件極為艱苦。當我問到為什麼不改善一下時,他告訴我:去村民家裡看看你就會找到答案了。

  改革開放30多年,繁華的城市背后真的還有一片貧弱的鄉土嗎?答案是肯定的。記得有一個村子,竟然從來沒有開進來過小汽車,村路隻能跑小型農用車,村中的老人得病,救護車隻能開到村口,得把病人抬出村子。當我來到這個村子採訪時,正趕上修路剪彩,村裡人說這比過年還要高興。通過大量實地採訪,我抓到了書記們身上的一個共性,那就是不帶有為自己鍍金的功利心,而帶著一顆做對事做成事的事業心。他們下鄉帶著兩個必須完成的硬性指標:鄉村的黨建工作和脫貧致富,完不成就不許回去。這種看似強制性的要求,實則給了第一書記們身份速變的契機,而身份的變化帶來了行為上的改變,反倒讓他們在心態上不再浮躁,做事更加踏實。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是,先做到自己對農村和農民的了解,也就是要先有“知民度”,然后讓廣大村民了解自己,也就是有了“知名度”。知民度和知名度都達到了,才能得心應手地開展工作,不至於說外行話,解決與農民隔層肚皮如隔山這樣的問題。

  經過3個月的深入採訪,大量的真實故事從平凡普通的話語中釋放出強大的能量,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感染著我,激發了我的創作欲望。由於第一手素材非常充分,故事馬上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創作起來非常順利。我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表現農民,這是創作農村題材電視劇十余年來,我一直最為看重的問題。我的解決方法是,在農村的現實環境中去認識農民、理解農民、表現農民,突出他們身上的淳朴和他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通過人物刻畫展示他們的理想,而不是刻意突出農村的落后,人為放大農民的缺點,有意迎合某種趣味拿農民插科打諢。有了這樣一個定位,下筆就有了分寸,就能用平和的眼光看待他們的過去和現在,發現他們的生活智慧、他們與這片土地絲絲相連的關系。《馬向陽下鄉記》播出后,得到了很多肯定和鼓勵,我想,這是對原創、對貼近生活的創作態度的認可。我相信,生活大於想象,隻有腳踏這片生機盎然的大地,才會接通地脈,筆底波瀾,講出與眾不同的故事,寫出獨一無二的精氣神。


  《 人民日報 》( 2014年10月24日 24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