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劇照。
勵志愛情喜劇《菜鳥》即將於3月27日全國上映,講述了柯有倫飾演的龍套演員向小飛勇敢追求電影夢,最終成為耀眼明星的故事。談起拍攝初衷,導演項華祥表示靈感來源於自己的龍套生涯,在堅持夢想20年后他終於手執導筒,電影夢得以實現,他表示,就像當年周星馳拍《喜劇之王》一個道理,“每個輝煌的大牌背后都有不堪回首的龍套歲月,每個菜鳥都有令人驚艷的刮目時刻。”
跑龍套逆襲?沒幾個王寶強
新京報:為什麼會取名《菜鳥》?
項華祥:本來想叫《大牌》,是為黃渤量身定做,但因為片酬和檔期他沒法參演。既然沒有大牌明星也沒有大制作,不如放低自己就叫《菜鳥》,講龍套完成了所有大牌明星都完成不了的事,在萬人踩千人唾的情況下成功逆襲的故事。
新京報:所以把背景放在電影片場?
項華祥:首先,相較於講普通人,你講一個龍套怎麼愛上女明星怎麼翻身成為大明星,這個大家會更關注。第二,影片影射了劇組裡的潛規則、明星耍大牌、狗仔炒作等當下電影人的浮躁心態,畢竟像小飛這樣不是科班的人想出頭多難啊,沒幾個能像王寶強這樣。第三,無論片場還是底層平民,菜鳥們做不了偉大的事,但可以用偉大的愛做小事。尊重每一個草根的夢想,不要小看任何菜鳥,至少他們沒有荒廢生命,一直在起舞的人是值得我個人敬重的。
新京報:這就是菜鳥的精神?
項華祥:幽默的自嘲精神,人生再悲,不能失去快慰﹔人生是夢,不要失掉樂趣。不要放棄對夢想的追求,不要在乎別人對你的嘲諷,成功與否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過你想要的生活。飛不飛的到鷹的高度無所謂,菜鳥群中有一隻飛過鷹的格局就是成功!
新京報:你給自己的這部影片打多少分?
項華祥:80分,因為我們在做中國終極電影的墊腳石。感謝制片人龐勇為我提供了極大的自由空間,飛車、歌舞、街頭黑幫、火爆戰爭等系列商業元素應有盡有,不單單是向大眾揭示中國電影幕后發生的故事,更是中國喜劇的新類型。記得卓別林曾說他一生都在追求這種高級喜劇,笑中帶淚喜極而泣,因為這才是深深觸動你靈魂的電影。
■ 導演戲中戲
新京報:影片裡狀況百出的劇組有多少真實的成分?
項華祥:60%吧,當然其中包括藝術夸張的成分。比如小飛演死尸那場,因為導演不讓動他就帶裝睡著了,醒來發現人都走光了,隻有自己躺在太平間裡,原型就是我自己。我爸爸是知青,16歲時我才從新疆回到上海,但我18歲時他就去世了。為了供妹妹讀書和全家人生活,我的電影夢想隻能從龍套跑起。有次通宵工作完又去趕第二天早上7點的通告,坐兩小時公交車到拍戲的郊區,等到11點還沒輪到我,就跟副導演打招呼說去休息會,等我醒來已經是下午3點,全劇組都跑了。當時跑龍套是8小時25塊錢,我不但一分錢沒拿到,還被扔在荒郊野外。(記者 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