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秋節起源

2016年09月09日14:58  來源:金融時報
 
原標題:漫談中秋節起源

在當代中國,中秋節應該是春節、端午節以外最大的傳統節日了,但與春節和端午節相比,中秋節的歷史遠非人們想象的那麼久遠。
  依據有二,一是唐宋以前的典籍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有關中秋節的文字記錄,更沒有有關中秋節中的重要食物“月餅”的記載。中國現存最早的歲時節日典籍,如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沒有中秋節,其他重要的節日典籍,比如隋杜台卿的《玉燭寶典》、唐韓鄂的《歲華紀麗》中,也沒有中秋節。而其他傳統節日,如元旦(春節)、清明、端午、乞巧、中元、重陽、臘八等,則頻頻見於各種典籍。二是成熟且完整的傳統節日不僅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多彩,而且結構形態完整,例如春節,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來年的正月十五,幾乎每一天都有固定活動內容,即使是在當代,春節也還基本上保持著自古以來的風貌。相比較而言,中秋節似乎有點過於簡單,因為除了吃月餅、玩月、拜月,我們幾乎找不到更多的程式化的節日內容和慶祝方式,因此,我們認為如果中秋節是一種傳統節日的話,它的形成時間應該較晚。
  學界一般的觀點是,中秋節形成於唐宋,盛於明清,但是,從宋代開始一直到清代末年,盡管有許多關於中秋節慶祝活動的記載,如宋吳自牧《夢梁錄》中的“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歌,以卜竟夕之歡”﹔又如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中的“攜榼湖船,沿游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等。這些描述中的中秋節更像是達官顯貴和市民階層的一種娛樂和游藝活動,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民間節日。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我們應該從兩個角度談,一個是官方的,一個是民間的。從官方角度講,中秋節是在辛亥革命后才開始成為一種全國性節日的。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改陰歷為公歷,並對傳統節日進行了調整,將傳統農歷元旦(也就是正月初一,現在的春節)挪至公歷一月一號,名為元旦。然后又依次制定了春、夏、秋、冬四個節日,即原來的農歷正月初一元旦更名為春節,端午節更名為夏節,八月十五更名為秋節,冬至更名為冬節。這就是說,從民國時期開始,中秋節,也就是秋節,才成為一個舉國歡慶的節日。從民間角度看,中秋節盡管不像其他節日一樣歷史悠久,成熟完整,但中秋節卻有著鮮明地方特色,且帶有明顯儀式和信仰色彩。關於中秋節節日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重點介紹如下三種:祭月說、玩月說和女節說。
  祭月說
  祭月說認為,中秋節起源與中國古老的祭月儀式有密切關系。
  祭月之禮自古就有,根據《禮記·祭義》記載,古人“祭日於壇、祭月於坎”,而這裡所謂的壇和坎就是祭祀日月的場所。一般來講,壇在上,取光明之義﹔坎在下,取其幽靜之義。所以,有些人認為以拜月為主要內容的中秋節似乎也可以被上推到遙遠古代。但祭祀日月的儀式歷來都是國家禮制,國家大事,而且儀式庄重、嚴肅,過程繁瑣、復雜,對時間、地點、祭器、祭品,以及服裝、音樂、舞蹈等內容要求非常嚴格,氣氛也過於沉重、拘謹,絕非民間通俗節日能比擬。而且從古代典籍中,我們也一直找不到相關記載,能將祭月大禮與中秋節聯系在一起,所以,這種說法也就隻能是一種推測。
  但“祭月”似乎的確是宋代以后中秋節的一個主要內容,只是這裡所謂的祭月屬於民間祭祀活動,與官方祭月典禮沒有關系。根據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記載,八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祭月”,北方一些地區的人們要在院子裡朝向月亮的地方搭一張供桌,供桌的前面挂著“月宮神馬”。
  據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京師之人將神像稱為神馬兒,不敢斥言神也。月宮神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玉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致,金碧輝煌。每年到了八月十五前后,市肆間就有很多售賣月宮神馬的小販。神像大的有七八尺長,小的才二三尺,頂上還有兩面旗子,或者為紅綠色,或者為黃色。
  祭月之時,人們還要在供桌上擺放兔兒爺、各種水果和月餅。兔兒爺,又稱兔爺、泥兔,一般都是泥塑的。《燕京歲時記》記載說,兔兒爺“有衣冠而張蓋者,有甲冑而帶纛旗者,有騎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祭月的月餅也是特制的,據《燕京歲時記》記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祭月儀式是在晚上,當月亮升起后,婦女們要依次跪拜,男性一般不參與,因為北方民間多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拜完月神之后,人們要撤供,然后把“月宮神馬”與千張和元寶一起在院子中焚化。之后,一家老小都聚在院子裡,分食祭月的月餅、水果等供品。
  月餅,又名團圓餅,在中秋節中既是供品,又是節日食品。但是,月餅一詞是明代以后才出現的。宋代以前的文獻資料中並沒有過中秋月餅的記載。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雖然提到了“月餅”,但只是將其作為一般餅類食品,與菊花餅、梅花餅等眾多餅類食品並稱,書中沒有進一步描述月餅的制作和食用場合。直到明代,才有了中秋供月餅的說法,如明劉若愚的《明宮史》中有“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飲啗,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餅,仍整收於干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合家分用之,曰團圓餅也”的記載。這就是說,月餅之所以稱為“團圓餅”,是因為將中秋祭月后的月餅放至到春節前后食用,寓意團圓、圓滿。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的另一種解釋是,出嫁的女性須在這一天返回夫家,與丈夫一家團圓。中秋節所謂的“團圓”與春節的“闔家團圓”意義明顯不同。明清至今,月餅的種類越來越豐富,有蒸制月餅,也有烘烤月餅,如陝西的“中秋蒸月餅,由小而大有層,累至二尺高,以式樣之美惡,驗婦女之巧拙”。月餅的餡料也因地域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特色,如胡朴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中介紹的廣東各地的月餅,因餡之材料不同,分甜肉、咸肉、豆沙、豆蓉、蓮蓉、蒜蓉、燒雞、燒鴨、金腿等種種名目,人們會在節前購買,饋贈親友。
  玩月說
  中秋玩月說始於漢代。
  根據漢郭憲《洞冥記》記載,漢武帝曾經在望鵠台西側建造了一個俯月台,台下是一個廣袤千尺的池塘。登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仙人乘舟弄月影,因此得名影娥池,又稱眺蟾台。據說此為玩月之始。
  還有一種說法是漢人以中秋無月,作《霜娥怨》樂府,並將此看作是詠月之始。此后,玩月、詠月之風盛行,至貞觀、天寶,彌極其盛。宋計有功在他的《唐詩紀事》裡記錄了這樣一件事:貞元十二年,歐陽詹與安陽邵楚萇、濟南林?和?川陳詡曾一起討論“玩月”的緣起。他們認為,“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太寒,夏則蒸雲太熱。雲蔽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乎玩。秋之於時,后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兔圓。況埃壒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華上浮。升東林,入西林,肌骨與之?涼,神氣與之清冷。”討論至此,四君子悅而相謂曰:“斯古人所以為玩也”。可見,古人之所以刻意挑選在中秋玩月,主要因為中秋之際,天高雲淡、月光清冷、秋風涼爽、冷熱適中,因此,唐宋時期的中秋節實屬達官貴人、文人君子的雅趣,並非民間傳統節日。
  但這種雅趣在宋代之后開始進入市民階層生活,逐漸成為一種時尚並延續至清末民初。例如宋《夢梁錄》中有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記載,“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買賣,直至五鼓,玩月?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明清時期,玩月之風依然盛行,根據清顧祿《清嘉錄》的記載,八月十五晚上,吳地婦女盛妝出游,互相往還,雞聲喔喔,猶婆娑月下,不肯還家,謂之“走月亮”。此外,當地還有“湖橋望月”的習俗,游人操舟集湖橋望月。傾城士女出游虎邱,笙歌徹夜,好不熱鬧。沈朝初的《憶江南》生動地展示了時人玩月的盛景:“蘇州好,海涌玩中秋。歌板千群來石上,酒旗一片出樓頭。夜半最清幽。”
  女節說   中國傳統節日中,有很多節日都是女兒節,例如端午節、乞巧節和重陽節。
  清俞樾在他的《茶香室叢鈔》中曾經感嘆說,明沈榜《宛署雜志》說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端午節)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已出嫁之女亦各歸寧,俗呼是日為女兒節。《析津志》記載說都中人民七夕邀請女流作巧節會,稱曰女孩兒節,飲宴盡歡,次日饋送還家。《帝京景物略》說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其女來,亦曰女兒節,按此則一年中我們有三個女兒節。實際上,清明節也被稱為女兒節,據《肅州新志》的記載,“三月清明,……兒童亦放風箏,但西風尚緊,鮮有乘東風而起者。惟上已無青可踏,女子已嫁者多歸寧,飲食饋遺,謂之女兒節。”
  中秋節也是一個典型的女性節日,前面談到,京師有“男不拜月”的說法,即男子不參加拜月儀式,因此,中秋節中許多活動都是為女性准備的。例如,在湖南寧遠,中秋節晚上,婦女們在月下拈香,或圍聚唱歌,謂之賞月。婦女們也常常在這天晚上為女孩穿耳。
  胡朴安在《中華全國風俗志》中說,在廣東,中秋節相傳為月生日,人們稱月亮為月姐,又稱女神,故拜月之事,多為婦人或女子,且拜月之時,“必以夜半,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至今思之,粵俗猶古風也”。至於拜月目的,大多與求子有關,如粵俗拜月果品多用芋頭、柚子、菱角、月餅等類。拜月之后,即將當月所售之柚子剖食,如柚子中通者,可卜吉兆,否則這一年將多磨難。芋頭必載以大盤,中藏一大芋,名曰芋頭母,其旁則繞以小芋,取子孫眾多之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求子”是一個永恆母題,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中秋求子的習俗主要表現為“偷瓜得子”。例如,湖南衡城有中秋送瓜的習俗。在當地,富貴人家如有娶婦數年不育者,親友們則會在中秋之夜為其送瓜。具體做法是,在中秋節前幾天,人們會去菜園中偷一個東瓜,但是必須是在菜園子主人完全不知情況下,然后用顏料將東瓜畫成嬰兒形,並為其穿上衣服,由家族中的長者在中秋之夜送到不育者家裡。期間,人們要鳴金放爆,長者置東瓜於床,以被覆之,口中還要念誦咒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婦得瓜后,即剖食之,之后必須要設盛筵款待送瓜的長者。南京有中秋之夜盼子者先游夫子廟,然后過橋以求來年得子的習俗。在安徽歙縣,中秋之夜人們會讓小孩子“戲竊倭瓜,入新婚者之房,納入被中。或以子母芋,泥水淋漓,沾濡床褥”。其目的也是為了求子。
  如今的中秋節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闔家團圓的節日,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其文化意義遠超過節日本身的含義,成為聯系世界各地華夏子民的重要節日。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政協委員熱議文藝繁榮

“‘中國故事’隻有用‘南腔北調’才能講得妙趣橫生。”“設網絡文學獎並不需要‘洪荒之力 ’。”“改變文藝創作浮躁現象,唯一辦法就是改革創新體制,文藝界也要供給側改革。”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政協委員熱議文藝繁榮 “‘中國故事’隻有用‘南腔北調’才能講得妙趣橫生。”“設網絡文學獎並不需要‘洪荒之力 ’。”“改變文藝創作浮躁現象,唯一辦法就是改革創新體制,文藝界也要供給側改革。”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廣西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岩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
廣西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岩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