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如何過中秋節?

2016年09月12日09:00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古代皇帝如何過中秋節?

  張果老見唐明皇。元·任仁發繪。圖片來自上海文藝出版社《話說中國》一書

  乾隆皇帝戎裝圖。

  朱元璋畫像。 圖片來自上海文藝出版社《話說中國》一書

  文\本刊特約撰稿 鄭言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但當時並不是節日,隻表示時序,每當此日,帝王們對“月神”行祭拜之禮。到了唐代才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記載。因此,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歷代皇帝們對中秋節非常重視,因其性格差異、文化素養不同,過節方式也各有千秋,演繹了一個個流傳千古的故事。

  唐玄宗:詩情畫意過中秋

  《舊唐書·玄宗上》載:玄宗“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於東都。性英斷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儀范偉麗,有非常之表。”唐玄宗生性儒雅,多才多藝,因此,他過中秋節也具有詩情畫意。

  據《唐逸史》《龍城錄》《太平廣記》等相關文獻記載,唐朝開元年間,八月中秋之夜,月色如銀,溫柔地洒下層層清輝。唐玄宗李隆基與方士羅公遠在宮中飲酒賞月,廣袖舒展,琴弦笙歌。望著皎潔的月光,玄宗不由地說:“此月普照萬方,如此光燦,其中必有好去處。嫦娥竊藥,奔在月宮,既有宮殿,定可游觀。”說到此處,玄宗仰面長嘆:“只是如何得上去?”

  羅公遠說道:“啟稟皇上,這有何難?”說著,擲手杖於空中,即化為一座銀色大橋,直通月宮,“皇上請御駕啟行。”於是,玄宗與羅公遠二人移步踏上銀橋,直上青雲。過了橋,走上10余裡,見到一座城闕,露下沾衣,寒氣逼人,面前有座玲攏四柱牌樓。抬頭看時,上面有個大匾額,乃是六個鎏金大字 “廣寒清虛之府”。羅公遠說:“此乃月宮也。”玄宗從大門走進去,但見庭前有一棵大桂樹,扶疏遮蔭。仙女數百,素衣飄然,婀娜多姿,隨音樂翩翩起舞於廣庭中。

  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默記下仙女們優美的舞曲。回到人間后,玄宗即命令伶官依其聲調整理出一首優美動聽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宮仙女舞姿的舞蹈,這就是聞名后世的《霓裳羽衣曲》,唐明皇夜游月宮由此成為千古佳話,月宮從此也有了“廣寒宮”之稱。當然,這是野史的記載,或許只是唐玄宗的一場夢,不能信以為真,權當吃餅賞月時的談資吧。

  朱元璋:刀光劍影過中秋

  明太祖朱元璋從一個討飯的放牛娃和皇覺寺的小和尚,靠打拼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前半生顛簸流離、南征北戰,所以他的中秋節大多在刀光劍影中度過。

  元朝為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貴族推行民族高壓政策,把它統治下的人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四個等級。為防止漢人反抗,元朝統治者實行殘酷暴政,甚至規定,每戶漢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並且隻允許漢人三家共用一把菜刀。元朝末年,皇帝、官僚們瘋狂搜刮民脂民膏,欺壓百姓,強取豪奪,廣大民眾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

  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把寫有“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以“送月餅”躲過了搜查,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呼百應,頓呈星火燎原之勢。

  1367年四月,朱元璋命用兵持重的徐達為征虜大將軍,以勇冠全軍的常遇春為副將軍,以足智多謀的馮勝為輔助,率軍25萬,北進中原。北伐軍紀律嚴明,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元。朱元璋順應時代潮流,憑借其雄才大略、遠見卓識對北伐又做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東,撤除元朝的屏障﹔進兵河南,切斷它的羽翼,奪取潼關,佔據它的門檻﹔然后進兵大都,這時元朝勢孤援絕,不戰而取之﹔再派兵西進,山西、陝北、關中、甘肅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軍按計而行。徐達率兵先取山東,再西進,攻下汴粱,然后揮師澧關。朱元璋到汴梁坐鎮指揮。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洪武元年七月,徐達率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天津,廿七日進佔通州。在明軍的強大攻勢下,元順帝妥歡貼睦爾率后妃、太子和大臣逃出大都(北京),直奔上都。八月初二,明軍進入大都,近百年的元朝至此滅亡。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此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乾隆帝:豪華奢侈過中秋

  乾隆皇帝好大喜功,驕泰奢侈,因此過節也喜歡豪華排場。

  《清史稿·高宗本紀》:“(弘歷)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於雍親王府邸。”乾隆皇帝的生日是農歷的八月十三日,恰值秋?季節,清代將皇帝的生日稱為“萬壽節”,依照慣例,一般都在避暑山庄舉行慶祝活動。乾隆的生日與中秋節隻隔一日,因此,乾隆帝在山庄諭旨曰:“八月十三上萬壽節,皇太后行宮行禮,御澹泊敬誠殿扈從王公大臣行慶賀禮,上奏皇太后於卷阿勝境侍膳,此王公大臣等宴凡三日。”也就是說萬壽節和中秋節連在一起放假三日慶賀,因此,中秋節放假始於乾隆皇帝。

  每年八月份,清朝皇帝都要到木蘭圍獵,巡幸塞外,在避暑山庄過中秋節。據《清史稿》記載,清宮各種節令活動中,每個節令都有具體的典制,其中“中秋節”佔有突出的地位,到了乾隆時期節令定制就更加詳細。在山庄過中秋節要舉行月供活動,在煙波致爽殿院內擺月供時,有供品二十八種。祭月完后,賞宮內眾人,隨往山庄的皇后、貴妃及妃四位、嬪五位、貴人三位、常在四位、阿哥七位等,每位亦伺候自來紅月餅一盤。祭拜之后就是賞月、觀燈、品嘗內廷制作的月餅了。每逢乾隆皇帝的壽辰和中秋節,避暑山庄皆連日筵宴,熱鬧異常。

  而且,連同北京至承德300多裡間的道邊樹木上也披紅挂彩,裝飾一新。乾隆四十五年中秋節,正值乾隆皇帝70壽辰,慶典規模更為隆重浩大。以皇六子永瑢和軍機大臣和珅為首的一班子臣在進貢物品和進貢數字上絞盡腦汁,大做文章。凡是貢品,“皆取九九之意”。至是年七月,各省督撫進獻萬壽貢品進入了高潮。據當時的朝鮮使臣記載,貢車多達30000輛,此外,人擔、駝負、轎駕者更是多不勝數。為了搶運貢品,車輛互相爭道,“篝火相望,鈴鐸動地,鞭聲震野。”一些宗教領袖和各族貴族五公分別前來入覲﹔朝鮮、琉球、安南等番邦國也都遣使入貢。在內外上下的一片頌揚聲中,乾隆皇帝更是飄飄然。他即親制《古稀說》,歷數秦漢以下歷代帝王“壽登古稀者才得六人”,其中之漢武帝、梁武帝、唐明皇、宋高宗等四君皆不值一提,下余兩個創業之君元世祖和明太祖,雖然武功甚盛,但其“禮樂政刑,有未遑焉”。乾隆皇帝揮毫作詩:“七旬登壽凡六帝,五十紀年惟一人。漢武卻非所景仰,宋家高孝更非倫。”

  山珍海味、酒山肉海之后,宮中還在山庄清音閣、一片雲、雲山勝地等大小戲台演出一些感謝皇恩、歌功頌德的曲目。乾隆皇帝還要給皇太后請安,侍奉和宴請母后。每當中秋之夜,乾隆皇帝與群臣們一起舉杯賞月,飲酒賦詩,附庸風雅,感受著人間天上仙境般愉悅。在乾隆上百首中秋賞月詩裡,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作於避暑山庄,其中有賞月詩、泛月詩、有待月、玩月、還有中秋侍宴詩等。如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作的一首詩“塞湖斂盡碧霄清,幾望冰輪倍覺明。傍晚乘涼兼玩景,逐教青雀泛澄瀛。”(公式 文)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政協委員熱議文藝繁榮

“‘中國故事’隻有用‘南腔北調’才能講得妙趣橫生。”“設網絡文學獎並不需要‘洪荒之力 ’。”“改變文藝創作浮躁現象,唯一辦法就是改革創新體制,文藝界也要供給側改革。”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政協委員熱議文藝繁榮 “‘中國故事’隻有用‘南腔北調’才能講得妙趣橫生。”“設網絡文學獎並不需要‘洪荒之力 ’。”“改變文藝創作浮躁現象,唯一辦法就是改革創新體制,文藝界也要供給側改革。”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廣西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岩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
廣西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岩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