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畫家謝時臣的《謫仙玩月圖》,一輪秋月懸挂在畫面左上方,畫面右下方的小舟上,坐著正舉杯對月的“謫仙”李白。
中秋賞月,是中國延續千余年的習俗。但“何夜無月”,每逢三五二八之夜常有圓月,為何國人偏愛中秋之月呢?其實中秋賞月最佳,古人是有說法的。南宋的京鏜就自問自答:“明月四時好,何事喜中秋?瑤台寶鑒,宜挂玉宇最高頭。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月色四時皆美,然以秋月為佳,秋月而圓者,當以中秋為冠,因為中秋之時,無寒暑之酷,而有風露之幽。古人甚至覺得,中秋之月比尋常滿月都要更大更圓,南宋的吳自牧在《夢粱錄》中就說:“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當此時也,“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在這樣的夜晚,杭州城裡的貴游子弟、富貴人家,都要登上高樓“臨軒玩月”﹔就連貧寒人家,也要登上一個小小的“月台”,全家團聚,飲酒賞月。
說到“臨軒玩月”,總覺得“玩月”一詞比“賞月”好。為什麼呢?“賞月”太平淡了,感覺與月亮太隔膜,而“玩月”則親近得多,月亮不僅可以遠觀,也可以近玩,似乎可以籠在袖中、托於掌上,甚至嚼在嘴裡——蘇軾有一句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是說糖酥小圓餅咬在嘴裡,如同嚼月,可謂清奇。至於把月亮籠在袖中、托於掌上,也並非筆者杜撰。曹操不就有“明明如月,何時可掇”的詩句嗎?道教方術中也有上九天“攬月”的說法。古人有“嚼月”“掇月”之類的奇思妙想,“玩月”這一說法恐怕是相輔相成的。縱覽古今寫月亮的詩詞,何啻千萬,內容大多是“賞月”“觀月”“望月”“對月”“問月”之類,但“玩月”的詩詞,似乎更容易寫出境界。
一
“玩月”之“玩”應當如何解釋呢?《說文》曰:“玩,弄也。”凡是欣賞把玩之物,皆可以“玩”之,比如“古玩”“文玩”“玩意兒”都是這個意思。對於古人來說,可以把玩的東西,不僅僅是玉器珍寶之類,就是自然美景,也是可以“玩”的。《楚辭》裡就說“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西晉的陸機也說“步寒林以淒惻,玩春翹而有思”。所謂“春翹”,就是春天茂盛生長的草木。
說到中國“玩月”第一人,筆者不學,竊以為是劉宋詩人鮑照。他有一首《玩月城西門廨中》,最早使用了“玩月”這一詞,這首詩起首四句是這樣的:“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末映東北墀,娟娟似蛾眉。”可見鮑照所“玩”的這個月,如“玉鉤”,如“蛾眉”,雖然是秋月,但顯然是殘月,而非滿月,所以並非中秋之月。
吟詠中秋之月的詩篇,到唐朝才出現,這是因為到唐朝才有了中秋賞月的習慣。一般認為“中秋節”是在唐朝形成的。但如果較真兒的話,唐朝晚期以前,恐怕也沒有什麼“中秋節”,只是詩人文士喜歡在中秋之夜賞月寫詩、飲酒歡宴罷了。
在此之前,比中秋更重要的一個日子,其實是秋分。可能從先秦時起,天子就在秋分這天晚上拜月,后來這種做法就漸漸固定下來了。不過,這是古時候的一種禮儀制度,隻有天子才能行此大禮,大臣官員是不行的,跟尋常百姓更沒有關系。但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士大夫對大自然的興趣逐漸濃厚起來,開始欣賞自然美景,於是就有了山水詩、田園詩。至於月色美景,當然也在欣賞之列。到了唐朝,詩人喜歡在農歷八月十五這天晚上賞月,月亮就不僅僅是秋分之夜天子的專利品了,也走進了千萬個詩人的筆下。到了唐朝晚期與宋朝,不僅士大夫在八月十五賞月,就是普通人家也賞月,而且闔家團圓、飲酒宴會,成了一個普羅大眾的日子,這才算是真正有了“中秋節”。到了明朝,百姓開始在中秋節吃月餅。有了月餅、團圓、賞月這三大要素,這時的中秋節就跟今天差不多了。
二
中秋賞月詩出現在唐朝,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個歷史大背景。而最早寫中秋之月的詩人,一般認為是杜甫。有一年中秋,杜甫作了兩首詩,就是《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氣沉全浦暗,輪仄半樓明。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這兩首詩境界清峭雄偉,非常耐讀。雖然雄偉,但也用了不少巧思。如“歸心折大刀”用了一個典。古樂府有一首“?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其實是一個謎語。“?砧”就是“鈇”(一種鍘草工具),諧音“夫”,“山上復有山”是一個“出”字,意思是自己的丈夫出遠門了。“大刀頭”是說刀頭有刀環,諧音“還”,意思是丈夫何時能回來呢。最后一句“破鏡飛上天”,是說月半之時回來。杜甫說“歸心折大刀”,就是說自己有歸鄉之心,但是山川阻隔,還期渺茫。
杜甫寫出了第一組關於中秋的詩。那第一首中秋“玩月”詩是誰寫的呢?不是別人,還是杜甫。就在寫完上面兩首八月十五賞月的詩之后,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六的夜晚,杜甫又寫了一首《十六夜玩月》:
舊挹金波爽,皆傳玉露秋。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谷口樵歸唱,孤城笛起愁。巴童渾不寢,半夜有行舟。
這首詩的特點在於全篇未用一個“月”字,卻每一句都在寫月光。“金波”“玉露”固然是月下景色,而遼遠的關山、河漢,也在月光籠罩之下,顯得離人更近了。月光看似不在,卻又無處不在,著實妙不可言。
三
若論唐朝最懂得“玩月”的,當推中唐時期的歐陽詹。歐陽詹不僅寫“玩月”詩,而且還把“玩月”理論化,提出了一大套說法。他在《玩月詩序》中就說:
月可玩。玩月,古也。謝賦,鮑詩,眺之庭前,亮之樓中,皆玩月也。貞元十二年,甌閩君子陳可封游在秦,寓於永崇裡華陽觀。予與鄉人安陽邵楚長、濟南林蘊、?川陳詡亦旅長安。秋八月十五夜,詣陳之居,修厥玩事。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太寒,夏則蒸雲太熱,雲蔽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乎玩。秋之於時,后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兔圓。況埃壒不流,太空悠悠,嬋娟裴回,桂華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氣與之清冷。四君子悅而相謂曰:“斯古人所以為玩也。”既得古人所玩之意,宜襲古人所玩之事,作玩月詩雲。
這段話大意是:月是可以“玩”的,“玩月”古已有之。比如謝靈運的《月賦》,鮑照的《玩月城西門廨中》,還有謝朓、庾亮的一些詩句都是“玩月”。貞元十二年(796),歐陽詹的福建老鄉陳可封來到長安,寓居永崇裡的華陽觀。歐陽詹和安陽的邵楚長、濟南的林蘊、?川的陳詡這四個人也旅居長安。八月十五這天晚上,四人來到陳可封的住所“玩月”。
歐陽詹說,“玩月”這種事情,如果在冬天的話,就有繁霜,很寒冷﹔如果在夏天的話,就有雲彩,而且很熱。雲彩會遮蔽月亮,寒霜侵人肌骨,這兩樣都妨礙“玩月”,所以冬夏“玩月”總是難免掃興。但秋天就不一樣了,秋天在夏天后面、冬天前面﹔而八月又是秋天中間的一個月,不前不后﹔十五的晚上,又是一個月的最中間,月亮最圓。就“天道”來說,寒暑均平,不冷不熱﹔就月亮來說,是最圓的日子。況且這個時候,空氣澄澈,沒有灰塵,天空悠遠遼闊,月亮在天上徘徊,月亮上面桂樹的花香好像都在往上漂浮,從東邊的樹林裡升起,到西邊的樓台中隱沒。“玩月”的時候,人的肌膚骨骼都跟月光一樣疏通涼爽,精氣神都跟這月色一樣清冷澄澈。其他四人非常高興,就說:“這差不多就是古人所說的‘玩月’了啊。”五人已經領會了古人“玩月”的精神,還要效仿古人“玩月”的行為,就作了幾首《玩月詩》。
歐陽詹的《玩月詩》是這樣的:
八月十五夕,舊嘉蟾兔光。斯從古人好,共下今宵堂。素魄皎孤凝,芳輝紛四揚。裴回林上頭,泛灩天中央。皓露助流華,清飆佐浮涼。清冷到肌骨,潔白盈衣裳。惜此苦宜玩,攬之非可將。含情顧廣庭,願勿沉西方。
不難看出,詩的意思跟他的《玩月詩序》說得差不多,這是詩的缺點,但也不難領會歐陽詹對“玩月”的著迷,甚至要月亮“願勿沉西方”。為何?因為一年“玩月”的最佳時節,就是這八月十五的晚上,過了今晚就要再等一年了。人生短暫,又能有多少個這樣的佳夜呢?
四
若說唐朝喜歡中秋“玩月”的詩人,可謂多矣。沈佺期、杜甫、王昌齡、元稹、白居易、劉禹錫、韋應物……這些都是寫過不少玩月詩的大詩人。如果月亮在人間有朋友的話,那他們都是月亮的人間好友,但如果要選出一個月亮的人間知己,筆者覺得應是李白。
李白愛月,人所共知。唐代人就以為李白是“謫仙”,本來是在天上的仙人,跟月亮一樣,都是在天上的。后來傳說李白是太白金星轉世,星月輝映,李白與月亮為知己好友,有何不可呢?宋代的陳亮很仰慕李白,他說李白是“清風肺腑明月魄”,以清風為肺腑,以明月為魂魄,則李白不僅是月的好友,簡直與月為一體,彼此不可分了。明朝的唐文鳳說李白“平生愛月如嗜飴”,李白喜歡月亮就像喜歡吃糖一樣。李白是否喜歡吃糖難以考証,但愛月到如此程度,也是異乎常人了。
李白愛月,而且“玩月”,不僅“玩月”,還要“弄月”。“弄月”與“玩月”,意思相仿佛,但又更進一步,更顯得親近,如果不是跟月亮關系特別好,恐怕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抱琴時弄月,取意任無弦”,“乘舟弄月宿涇溪”,“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這些都是李白的詩句。李白不僅“玩月”“弄月”,還要跟月亮對話,“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李白詩歌中寫月的簡直數不勝數,說李白是月亮的人間知己,是有道理的。
現在的中秋節是一個大眾化的民俗節日,這種情況是從唐朝晚期開始形成的,到了宋代,中秋節就更熱鬧了。每到中秋,市井酒肆之中,歌台舞榭之上,一篇狂歡景色。但在唐朝中期以前,中秋還只是一個純粹的賞月的好日子,是詩人一年一度“玩月”的佳節,甚至算不上是一個節日。但中秋節對於我們現代人的吸引力,就在於她的包容和多樣。不管是熱鬧還是安靜,團圓還是漂泊,古典還是現代,浪漫還是現實,都能從中秋節中得到心靈的安慰。(范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