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1912"因吐槽 剧情琐碎旁白多余[图]【4】--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大宅门1912"因吐槽 剧情琐碎旁白多余[图]【4】

比起何晴扮演的杨九红,张歆艺扮演的留学归来的路青青戏份更多,这个新添加的女性角色几乎贯穿始终,俨然是第一女主角。其实,能在《大宅门1912》中出演督军府参谋长,同时也是“白景琦”的姐夫——“路达义”,这个机会得益于“马队长”。
2013年05月21日13:49    来源:新快报    手机看新闻

    50多岁的年龄演30多岁的白景琦陈宝国:为了“大宅门”随时随刻都愿意演

  电视圈仿佛有个不成文规定,大腕级老戏骨基本鲜少为自己的新戏站台造势。不过“三进”宅门16年演了110集《大宅门》的陈宝国,为了新剧破例了,《大宅门1912》上星播出之前,陈宝国亲自上阵吆喝。

  多年后再演“大宅门”,“真的有‘再活一回’的感觉”

  即使《大宅门1912》如何遭遇板砖,虽然大家都觉得陈宝国扮演的老七有点老了,不过始终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陈宝国演技老到,依旧能撑起全剧的精魂。而陈宝国也坦言,以他现在的年龄演30多岁的老七,开始多少有点顾虑,但为了“大宅门”随时随刻都愿意做,不会考虑其他。

  新快报:“大宅门”系列都堪称经典,你对之是否也有着特殊的感情?

  陈宝国:那是一定的。现在看来,作为一个演员,在我特别想演戏的时候,在我的经验也相对成熟了一点的时候,能够遇到白景琦这么一个角色,确实是一件特别荣幸的事儿,这份荣幸很多人会嫉妒,对一个男演员来说是很大的福气。新快报:时隔十年,再拍“大宅门”,感觉如何?

  陈宝国:就是再回到家的感觉,亲切是最主要的感受。我对《大宅门》和白景琦的印象都太深了,再演真的有“再活一回”那种感觉。演这部戏和这个人物就没够,打个比方,就跟传统京剧一样,演了好几百年了,演的没够,看的也没够。

  新快报:《大宅门》已经被视为一部经典。再接着拍,想要达到当年的高度似乎很难,在这一点上,接拍《大宅门1912》的时候是否有顾虑?

  陈宝国:说老实话,只要《大宅门》需要我,我就义不容辞,随时随刻都愿意做,不会考虑其他的。而且,这次也是郭宝昌导演自己写的本子。我是十分相信和信任他的,不到认为可以拿得出手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拿给你看的。白景琦这个人物我也很熟悉了,他的性格,他的很多个侧面我都很了解,毕竟我已经演过70多集了,这次再演,虽然过了十年了,但是白景琦的性格可以说已然“化”在我身上了。

  新快报:这部戏中的白景琦与之前的白景琦相比,会有什么不同吗?这次讲的白景琦年轻时候的一段故事,需要往回找他年轻时的感觉,这个过程对你来说是个问题吗?

  陈宝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人物的性格和特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白七爷还是一样的“混不吝”。说老实话,现在去演30多岁的白景琦,年龄上多少会有点顾虑。但是我感觉,这十几年来《大宅门》一直在不断地重播,说明还有很多观众仍然喜欢这部戏,喜欢“大宅门”里的这帮人,希望再看到他们的故事。跟这份喜爱相比,是不是一些外在的东西观众就会不那么在意了?有个比喻不是很恰当,但是可能可以说明我的想法。就像我们去看那些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会去看他们年轻时候的演绎,也会去看他们中年意气风发时的呈现,然后也会想看他们老年时炉火纯青的感觉。我并不是把我自己比为那些表演艺术家,但是我觉得自己这种体验是不是可以放置在喜爱《大宅门》的观众身上。这么一想,我的顾虑就释然了。

  “我喜欢那种比较‘笨’的表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要能‘落地’”

  外间关于陈宝国是戏霸的传言不少,演了帝王等角色的陈宝国,身上也总是给人一种霸气的感觉。不过陈宝国说,戏中的角色跟自己有区别,生活中的自己其实是个不善于表达也很安静的人。

  新快报:生活中的你和白七爷有相似之处吗?

  陈宝国:我觉得不应该有相似的地方吧。一个演员不能等同于一个角色,我也不可能完全都具备这些特点。我就是一个演员,从事这个职业的创作者,而白景琦角色则是被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二者之间画不了等号。

  新快报:你饰演的很多角色都特别有个性,特别有气场,生活中的你是这样的吗?

  陈宝国:演员的生活和演戏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境界,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态。我是一个不太善于去表述的人。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表演和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情感。生活中,我其实是个很安静的人,也不怎么善于表达。演员这个行业对我来说影响还是挺大的。现在有关创作的事情我还愿意跟别人说说,或者在创作过程中,为了争得别人的同意或者改变别人的想法,也得跟别人去很好地沟通。但我以前绝对不是这样的,这个行业让我改变了很多。这对我来说,其实也是一件挺难的事情,是一个让自己慢慢变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很累。其实现在也没有完全适应,第二天要面对媒体的采访,我经常头一天就睡不好觉,怕我到时候说不出来,而且也怕自己说错了,怕没说好。但是没有办法,还是得去做,自己已经改变很多了。

  新快报:从《大宅门》、《汉武大帝》,到《钢铁年代》、《正者无敌》,你挑戏的标准是什么?

  陈宝国:要说我选择这些人物的共同点,就是拧,或者说特别执着。我平时也特别喜欢看戏,我其实喜欢那种比较“笨”的表演,包括我自己演,也喜欢用那种比较“笨”的方式。这个“笨”可以说是“质朴”,其实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要能“落地”。说句老实话,当演员的都很聪明,都是“人精儿”,但有时候往往会不自觉把这种聪明劲儿带到角色里去,这就会让观众看着不舒服,有时会显得轻佻。这种“笨”就是我在角色的演绎中一直追求的。如果说我选角色也好,演戏也好有什么是特别坚持的话,可能也就是这个“笨”字。十几年下来,我悟出的道理就是:吃演员这碗饭,就得踏踏实实地演戏,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

  新快报:几十年下来,你对演戏有着什么样的理解?

  陈宝国:演戏这事儿本身乍一看并不是很难,但是要接着往下走,要把这事儿干一辈子,除了运气好,就是踏踏实实去演。表演是个没边没沿的事儿,也没有特别清晰和固定的评判标准。就表演来说,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次我是感觉轻松的,每次心里都是忐忐忑忑的,处在一种否定又否定,认定又再坚定的状态中,那种感受很难说清楚。总之,当演员这么多年,我享受这种状态,也愿意承受这个。包括播出之后的反馈,好的坏的,自己也都要去承受。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